"夜到清溪宿":夜里到清溪住下,
# 清溪:源出今安徽池州市南九华山,北流经池州市城东折西北入长江。
"主人碧岩里":主人的家高在碧岩中。
# 主人碧岩里:主人的家在碧岩里。碧岩:山名,今清溪乡五岭村的碧岩,村庄四周全是陡峭的石山,故名。在贵池城南三十里,当地人又称“密岩”。
"檐楹挂星斗":屋檐上挂看闪亮的星星,
# 檐楹挂星斗:形容住宅所片地势的高。檐:屋顶伸出的边沿。楹:堂前的柱子,也指屋内天井四周的柱子。
"枕席响风水":枕席上响着风声水声。
# 响风水:听到风声水声。
"月落西山时":当月亮落入西山的时候,
"啾啾夜猿起":响起了啾啾的猿鸣。
# 啾啾:猿鸣声,象声词。此处形容猿声凄历。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宿清溪主人》是一首禅诗,诗句每句五字,长短较为整齐,格律相对自由,方便诗人自然流畅地叙事绘景。记录了李白在旅途中投宿清溪主人处的经历。开篇点明夜晚至清溪投宿,主人居碧岩之中,接着描绘住处环境,屋檐与楹柱似挂星斗,枕席边风声水声入耳,最后写月落西山,夜里猿猴啼叫。全诗通过对投宿环境的描写,营造出静谧新奇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独特住宿体验的喜爱。
2. 写作手法
夸张:“檐楹挂星斗”,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住宿之处地势之高,仿佛与星斗相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出环境的奇特。白描:“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运用白描手法交代深山夜宿的情景和背景:李白如同一位高级的“游方俗人”,在山中游到天黑,方才找到投宿之处。
3. 分段赏析
《宿清溪主人》中,开篇“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以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深山夜宿的场景。李白仿若游方行者,山中漫步至夜幕降临,才寻得歇宿之所。所幸“清溪主人”颇具雅韵,其家坐落于清溪河畔山谷的碧岩之中。“夜”“宿”“碧岩里”等字词,巧妙烘托氛围,不仅点明诗题,也为主题增添了几分清幽意境。“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则细腻展现了诗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卧床之际,目光越过“檐楹”,便能与满天星斗对视;枕席之上,清风与溪水潺潺,如和谐的琴音。这般情景,让诗人内心满是愉悦,处处皆成雅趣。诗人巧用“星斗”“风”“水”等有宏大之势的意象,搭配“挂”“响”等灵动的动词,相互交融间,使诗意既气势奔放,又不失唯美之感。末句“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描绘出月落西山、夜猿啼鸣的画面。此时诗人欲眠却难眠,那“啾啾”的猿啼声扰人心绪。“月落”“西山”“啾啾”营造出凄凉冷清之境,深切反映出诗人心系家国、归心似箭,却又深感无奈的复杂心境。
4. 作品点评
《宿清溪主人》是一首颇具声名的禅诗,展现出李白摆脱仕途与尘俗束缚后,倾心艺术的禅悦心境。李白虽自号“青莲居士”,却并非真正崇信佛教或皈依佛门,只是钟情于佛禅境界,陶醉于佛禅意趣,属于士大夫阶层“自耽禅悦”的范畴。短短六句诗,便自然流露出李白骨子里与佛禅相通的灵韵,营造出恬淡空灵的禅意悟境。这首诗能被选入禅诗集,不仅因其与佛门禅意情趣相似,更因为诗人借此向世人传达出扫除尘念、洗净凡心,得以天机泄露、纵横自在的心境。诗中还体现出李白已挣脱得失、宠辱、名利的羁绊,尽情借笔墨抒发心灵的解脱与自在,尽显空灵、洒脱、疏淡的禅悦境界。
# 奇语得自眼前。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其境过清,不堪久宿。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下一篇:唐·李白《横江词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