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ōng
zhōng
xíng
shǒu
èr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liǔ
huáng
jīn
nèn
huā
bái
xuě
xiāng
lóu
cháo
fěi
cuì
jīn
diàn
殿
suǒ
yuān
yāng
xuǎn
suí
diāo
niǎn
zhēng
chū
dòng
fáng
gōng
zhōng
shuí
fēi
yàn
zài
zhāo
yáng

译文

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雪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宫中的玉楼珠殿之上,有翡翠鸟在结巢,殿前的池水中置养着成到的鸳鸯。于是皇上从后宫中选能歌善舞的宫人,随辇游乐。能职善舞者,在宫中谁可推为第一,当然非居住于昭阳殿的赵飞燕而莫属了。

逐句剖析

"柳色黄金嫩":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

"梨花白雪香":雪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

"玉楼巢翡翠":宫中的玉楼珠殿之上,有翡翠鸟在结巢,

# 翡翠:翠鸟名,形似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巢:一作“关”,又作“藏”。,玉楼:华美之楼。

"金殿锁鸳鸯":殿前的池水中置养着成到的鸳鸯。

# 金:一作“珠”。

"选妓随雕辇":于是皇上从后宫中选能歌善舞的宫人,

# 雕辇:有雕饰采画的辇车。雕:一作“朝”。,妓:同“伎”。此指歌女、舞女。

"征歌出洞房":随辇游乐。

# 洞房:深邃的内室。,征歌:召歌者唱歌。

"宫中谁第一":能职善舞者,在宫中谁可推为第一,

"飞燕在昭阳":当然非居住于昭阳殿的赵飞燕而莫属了。

# 昭阳:汉殿名。据《汉书·外戚传》,据昭阳者,本为赵飞燕之妹合德。《三辅黄图》卷三始谓飞燕据昭阳殿,唐诗人多用此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围绕宫廷中的奢华生活和行乐场景展开,首联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为全篇作环境渲染。颔联写皇帝的宫廷生活。“翡翠”、“鸳鸯”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宫廷楼殿装饰的富丽堂皇,又暗示了这里宫女们似笼中之鸟没有自由。后两联铺陈皇家的富贵宫廷生活,帝王选妓征歌、纵情声色,歌妓因能歌善舞而宠荣至极的场景,言明了宫廷生活之浮华。末句化用赵飞燕居昭阳殿的典故,暗讽奢靡风气。全诗言浅而意深,意微而词显,诗人于缘情绮靡中,不忘讽意,寄兴独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李白应诏入京任翰林待时,玄宗命其创作《宫中行乐词》组诗以颂宫廷宴乐,李白借奉命之作暗藏讽喻,借汉成帝宠赵飞燕之事,影射玄宗专宠杨贵妃、疏于朝政的现实,反映其“愿为辅弼”的政治抱负与对奢靡风气的不满,于是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是李白奉召为唐玄宗所作的组诗之一,这是第二首。全诗围绕宫廷中的奢华生活和行乐场景展开,前两联写春景及宫廷环境,为全篇作环境渲染。柳色如金,梨花似雪,春日里的宫廷生机勃勃,“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语意双关,既点明了宫廷楼殿装饰的富丽堂皇,也暗示了玉楼、珠殿关锁着众多的宫女没有自由的生活。后两联铺陈皇家的富贵宫廷生活,帝王选妓征歌、纵情声色的场景。表面是赞美宫廷繁华,实则暗讽,借汉成帝宠幸赵飞燕的典故,暗讽唐玄宗的沉溺享乐,任用奸佞。

2. 写作手法

双关:“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两句中,既点明了宫廷楼殿装饰着各种禽类雕塑,极其富丽堂皇,也暗示了玉楼、珠殿关锁着众多的宫女,她们都是被剥夺了自由的笼中之鸟,没有自由与幸福。比喻:“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以“黄金”喻初春嫩柳的鲜亮色泽,以“白雪”喻梨花的纯净洁白,通过视觉与嗅觉的联动,既突出春日景物的生机,又暗含对宫廷奢华的隐喻。互文:“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两句中,“随雕辇”与“出洞房”形成互文,意指歌舞妓随帝王车驾出入宫廷各处,极写皇家宴乐之频繁与奢靡。用典:末句“飞燕在昭阳”化用赵飞燕居昭阳殿的典故,借汉成帝宠幸赵飞燕姐妹之事,类比唐玄宗专宠杨贵妃,以古讽今。对偶:“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选妓随雕辇,徵歌出洞房”前三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承转自然,一气呵成。

3. 分段赏析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首联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为全篇作环境渲染。柳色如同黄金般鲜嫩,梨花像白雪一样散发着香气,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展现了春天宫廷中生机勃勃的景象。颔联写皇帝的宫廷生活。“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表面时描写皇宫之中,翡翠在华丽的玉楼中筑巢,鸳鸯被幽禁在金殿之内,实则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宫廷楼殿装饰着各种禽类雕塑,极其富丽堂皇,也暗示了玉楼、珠殿关锁着众多的宫女,她们都是被剥夺了自由的笼中之鸟,这里“巢”亦作“关”,“金”亦作“珠”,诗人对那些不幸的宫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翡翠”,借指一般宫女,“鸳鸯”,为雌雄双栖,常用来比喻情人或夫妇,这里其中之一当指李隆基,而另一位,当然就是指“三千宠爱于在一身”的杨玉环,这也给末句以赵飞燕比喻杨玉环作了伏笔。颈联继续铺陈皇家富贵,旖旎风光。帝王带着挑选出来的歌妓,乘坐着雕饰精美的辇车,征召歌声从深邃的洞房中传出,生动地展现了宫廷中行乐的场奢华和放纵。“随雕辇”,“出洞房”,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将宫廷深似海、宫女多如云的皇家气派渲染得酣畅淋漓。尾联以设问引出,然后回答说杨玉环也与赵飞燕一样,在宫中美貌第一,得宠亦第一。表面上似乎是一片赞美之词,实际上暗含讽刺。李白以杨玉环比赵飞燕,言外之意自然将唐玄宗比汉成帝了,玄宗后期,沉迷声色,任用奸佞,诗人于失望之余,在应制诗中婉言讽谏,可见其对当权者的失望与无奈。

4. 作品点评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以精工富丽的笔触勾勒宫廷春宴,却在绮丽外衣下暗藏讽谏锋芒。李白巧妙化用历史典故,以“飞燕”喻杨妃,将盛唐宫廷的浮华与隐忧并置,于失望之余,在诗中婉言讽谏,实是微言大义。此诗前三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承转自然,一气呵成,诚如沈德潜所给与的评价“于缘情绮靡中,不忘讽意,寄兴独远”。全诗语言华丽而不失清新,铺张而不忘讽兴,虽是奉命而作,却能自留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玄宗)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吟咏之,可以夸耀子后。”遂命召白。时宁王邀白饮酒,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内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跱龙拏。律度对属,无不精绝。

唐孟棨《本事诗》

# 太白《清平调》三绝,一时高兴耳。其诗殊未至也。……此虽流丽而未免浅薄,然较三绝句差胜。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宫中行乐词》八章,语极绮丽,有江、庾遗音;不为高、李所取者,为其祖春花而忘秋实也。然其托兴超凡,意出言表,迥非江、庾所及。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

# 太白《宫中行乐词》,艳时浮,轻而少骨。掇江、庾之绮丽,离鲍、谢之沉雄,选李者信不当采。然题曰《行乐》,要是龟年所唱。假令王、孟作之,尚能清真耶?越人治病,随俗而变;艺苑评诗,随题时变可也。

明末清初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周珽曰:苑囿声乐,足称巨丽,君上岂可独享其乐?末句托讽昭然。一篇得此结,振起几多声调!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太白《清平》三绝与《宫中行乐词》,钟、谭讥其浅薄。然大醉之后,援笔成篇,如此婉丽,岂非才人!

明末清初贺贻孙《诗筏》

# 原本齐、梁,缘情绮靡中不忘讽意,寄兴独远。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萧士赟云:太白诗用意深远,非洞悟《三百篇》之旨趣,未易窥其藩篱。《清平调词》、《宫中行乐词》,其中数首全得《国风》讽谏之体。如曰“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是讽其玉楼金殿不为延贤之地,徒使女子小人居之也。“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是讽其不好德而好色,不听雅乐而听郑声也。“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是以飞燕比贵妃,妃与飞燕事迹相类,欲使明皇以古为鉴,知飞燕之为汉祸水,而不惑溺于贵妃也。“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是讽其与民同乐也。“今朝风日好,宜向未央游”,是讽其辍游宴之乐,而临政视事于未央也。是时明皇有声色之惑,多不视朝,故因及之也。言在于此,意在于彼,正得谲谏之体。太白才得近君,当吋人所难言者,即寓讽谏之意于诗内,使明皇因诗有悟,其社稷苍生庶有瘳乎!岂曰小补之哉!琦按:萧氏此说甚凿,使解诗者必执此见于胸中而句度字权之,则古今之诗无一而非讥时诽政之作,而忠厚和平之旨,盖于是失矣。尤而效之,几何不为谗邪之嚆矢哉!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 黄彻《巩溪诗话》谓李、杜齐名,而太白集中爱君忧国如子美者绝少。然《蜀道难》《远别离》,忠爱之忱,溢于楮墨;《战城南》《独漉篇》《梁父吟》等作,亦寓忧时之意。第其天才纵轶,出入变幻,令人莫可端倪。且凡不能显言者,每隐言之,是其忠爱之心,不能已也。至《宫中行乐词》,一曰“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一曰“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一曰“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既规讽之,又深警之。徒以玉楼、金殿、翡翠为艳词,则失之矣。

清喻文鏊《考田诗话》

# 太白七言近体不多见,五言如《宫中行乐》等篇犹有陈隋习气,然用律严矣。音节稍稍振顿。

清郭兆麒《梅崖诗话》

# 太白《宫中行乐词》诸作,绝似阴铿。

清陈仅《竹林答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送客归吴》

下一篇:唐·李白《宿清溪主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