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ǎ
zhì
shè
rén
lóng
xīng
jiǎn
luò
tóng
zhī
wàng
yō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jiǎn
luò
qīng
zhī
yōng
zuò
kuī
qiū
shān
jìng
lín
guāng
dàn
shuǐ
xián
míng
jìng
zhuǎn
yún
rào
huà
píng
qiān
fēng
liú
shì
míng
xián
gòng
shí

译文

剪一枝青青的梧桐叶在手,坐在龙兴寺西阁上,就可以悠闲悠闲地望尽灉湖风光。远处的山峦在秋雨的冲刷下是多么净谧,树叶散发出绿油油的光彩。一丝不动的水面恰如一面明镜,看云飞奔却感觉寺中的画屏在移动。真是千古难得的风流盛事,有缘与你这位著名贤人一起聚会。

逐句剖析

"剪落青梧枝":剪一枝青青的梧桐叶在手,

"灉湖坐可窥":坐在龙兴寺西阁上,就可以悠闲悠闲地望尽灉湖风光。

# 窥:望。

"雨洗秋山净":远处的山峦在秋雨的冲刷下是多么净谧,

"林光澹碧滋":树叶散发出绿油油的光彩。

"水闲明镜转":一丝不动的水面恰如一面明镜,

"云绕画屏移":看云飞奔却感觉寺中的画屏在移动。

"千古风流事":真是千古难得的风流盛事,

"名贤共此时":有缘与你这位著名贤人一起聚会。

# 名贤:著名、卓越的圣贤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李白与贾至在龙兴寺剪落梧桐枝后,眺望灉湖所见的雨洗秋山净、林光碧滋、湖水如镜、云绕画屏般的美景。李白运用比喻手法,将湖水比作明镜、山峦比作画屏,生动展现自然之美,并借景抒情,表达出与名贤共赏此景的喜悦。首联点明观景缘由,颔联颈联细腻写景,尾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全诗风格豪放明快,展现出李白开阔的胸襟与浪漫情怀,于山水诗中别具一格,尽显其独特诗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诗人与贾至舍人在龙兴寺剪落梧桐枝后眺望灉湖的情景,展现了雨洗秋山、林光碧绿、湖水如镜、云绕山峦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以及与名贤共赏此景的愉悦与感慨。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湖水比作“明镜”,山峦比作“画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湖水的平静和山峦的如画之美。借景抒情:通过对秋山、湖水、云朵等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名贤共赏的愉悦和感慨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点明事件,两人剪落梧桐枝后得以坐观灉湖,引出下文的景色描写。颔联“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描绘雨后天晴,秋山被洗净显得格外明净,树林在雨后闪烁着淡绿色的光泽,给人清新之感。颈联“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将湖水比作明镜,形象地写出湖水的平静且波光流转;把周围的山峦比作画屏,云朵环绕其间,如同画卷在移动,富有动态美。尾联“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由眼前美景联想到千古以来的风流韵事,感慨自己能与名贤一同欣赏这美好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下一篇:唐·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