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全盛日":君家兴旺之时,
"台鼎何陆离":位列三公何其美盛。
# 陆离:美好的意思。宗氏之祖宗楚客在武则天当政时曾三次拜相,故云。,台鼎:高位的意思。旧称三公为台鼎,如星有三台,鼎有三足。
"斩鳌翼娲皇":斩断鳌足辅佐女娲,
# 娲皇:指武则天。,翼:在诗中作动词,有辅佐的意思。
"炼石补天维":炼五色之石以补天。
# 维:系物大绳。“天维”即系天大绳。“补天维”就是辅弼朝政之意。
"一回日月顾":维一朝日月垂顾,
"三入凤凰池":曾得三入中书省。
# 凤凰池:也称“凤池”,为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政府机要,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虽在青门旁失势,
# 失势青门傍:“失势”二句:《三辅黄图》卷一,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门外旧出佳瓜。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青门外,瓜美,故时人谓之东陵瓜。宗楚客以迹附韦后,韦后败,被杀。此二句言宗氏失势。
"种瓜复几时":但像邵平种瓜青门外又有几时?
# 种瓜复几时:“失势”二句,《三辅黄图》卷一,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门外旧出佳瓜。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青门外,瓜美,故时人谓之东陵瓜。宗楚客以迹附韦后,韦后败,被杀。此二句言宗氏失势。
"犹会众宾客":依然与旧时宾客相会,
"三千光路歧":三千之众光亮了大道小路。
# 路歧:歧路,岔道。
"皇恩雪愤懑":天恩昭雪得洗愤懑,
"松柏含荣滋":松柏之树因之也葆含荣华。
# 含荣:开花,亦形容茂盛。
"我非东床人":我非如王逸少,
# 东床:《世说·雅量》:“郗太傅在京口,谴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诗,惟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曰:‘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令姊忝齐眉":与你姐结为夫妻。
# 齐眉:此处指结为夫妻。后世以齐眉喻夫妇和好。,忝:作“有愧”讲。,令姊:指李白妻宗氏。
"浪迹未出世":浪迹天下尚未出世,
# 浪迹未出世:言李白待诏翰林事。
"空名动京师":名声已惊动了京师。
"适遭云罗解":适才自狱中而出,
# 云罗:密罗如云。
"翻谪夜郎悲":却又遇流放夜郎之悲。
"拙妻莫邪剑":拙妻如莫邪剑,
# 莫邪剑:《吴越春秋》卷四:莫邪者,干将之妻也。干将曰:‘吾师之作冶也,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之中’。莫邪曰:‘先师亲烁身以成物,妾何难也’。于是干将夫妻乃断发揃爪,投之炉中,使童女三百,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而作龟文;阳曰莫邪而漫理。
"及此二龙随":与我如二龙相随而深感愧疚。
# 二龙:指干将、莫邪二剑。
"惭君湍波苦":你受此浪打风吹之苦,
# 湍波苦:风浪颠沛之苦。
"千里远从之":千里之远前来送我。
"白帝晓猿断":白帝山中猿声断,
# 白帝:即白帝山,在四川奉节县城东瞿塘峡口。
"黄牛过客迟":黄牛峡前过客赶。
# 黄牛:山名,在今湖北宜宾市西北八十里,峙江而立,亦称黄牛峡。
"遥瞻明月峡":遥望明月峡,
# 明月峡:在今四川巴县西北。
"西去益相思":向西而行益增相思。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贬谪题材的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在流放夜郎前,与前来送行的妻子和妻弟宗璟诀别的场景,体现了他含冤负屈、感慨伤怀的复杂心境,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刻薄寡恩的批判以及对亲人的深切眷恋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诗人运用女娲斩鳌足、炼石补天的神话典故,以宗氏先辈辅佐朝廷比作女娲补天,盛赞宗氏家族往昔的辉煌功绩,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与浪漫色彩,使表达更为含蓄且富有表现力。对比:“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通过宗氏家族昔日全盛时如在凤凰池任职的荣耀与失势后如在青门傍种瓜的落寞进行对比,影射出诗人自身从备受瞩目到获罪被贬的人生起伏,突出命运无常之感,强化了情感表达。直抒胸臆:“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直接表明自己突遭变故,被流放至夜郎的悲痛心情,毫无保留地将内心的愤懑与哀伤倾诉而出,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所承受的冤屈与痛苦。借景抒情:“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诗中描绘白帝、黄牛峡、明月峡等地的景色,借清晨白帝传来的猿啼、黄牛峡行路的迟缓,以及对明月峡的遥望,渲染出凄凉、艰难的氛围,抒发了诗人西去流放途中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3. 分段赏析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两句是对宗氏家族全盛时期的赞叹。开篇直入主题,“君家”点明对象为宗氏,“全盛日”表明往昔辉煌之时,“台鼎”指代高位,“何陆离”以强烈的语气,极言宗氏家族在全盛时,先辈们在朝堂上地位显赫,光彩夺目,为后文写其兴衰对比做铺垫。“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两句运用神话典故进行类比。诗人以女娲斩鳌足、炼石补天这一伟大功绩,来比喻宗氏先辈辅佐朝廷,如同女娲拯救天地般,立下赫赫功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宗氏家族对国家的重要贡献,使诗句充满浪漫奇幻色彩。“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两句具体描述宗氏先辈受朝廷重用的情况。“日月顾”象征得到皇帝的眷顾,“凤凰池”指代中书省,为朝廷机要部门。说明宗氏先辈多次得到皇帝青睐,能够进入权力核心,进一步凸显其家族昔日荣耀。“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两句笔锋一转,描绘宗氏家族失势后的境遇。“失势”与前文“全盛”形成鲜明反差,“青门傍种瓜”用秦东陵侯邵平在秦亡后于青门种瓜的典故,暗示宗氏家族如今失势后,也如邵平般,过着平凡甚至落魄的生活,引发对命运无常的感慨。“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两句刻画宗氏家族即便失势后的社交场景。虽家族已不如往昔,却仍能聚集众多宾客,“三千”极言宾客之多,“光路岐”描绘出宾客往来,道路上光彩闪烁的景象,侧面体现出宗氏家族底蕴深厚,人脉广泛。“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两句表达对皇恩的期待。“皇恩雪愤懑”表明希望皇帝的恩泽能洗刷冤屈,“松柏含荣滋”以松柏在皇恩润泽下繁荣生长为喻,暗示若得皇恩,家族能再度兴盛,饱含着对未来的期许。“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两句介绍诗人与宗氏家族的关系。“我非东床人”表明自己并非如王羲之那样的乘龙快婿,“令姊忝齐眉”则说明自己与宗氏之姊(即李白妻子)夫妻关系和睦,如同梁鸿与孟光举案齐眉一般,体现出夫妻间的恩爱。“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两句是诗人对自身过往经历的感慨。“浪迹未出世”说自己长期漂泊,未真正在仕途上安稳发展,“空名动京师”却又表示自己虽未大展宏图,名声却在京师广为人知,展现出一种壮志未酬却又声名在外的复杂状态。“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两句直接抒发诗人当下的悲愤。“适遭云罗解”指突然遭受如罗网般的灾祸,“翻谪夜郎悲”直白地道出自己被流放至夜郎的悲痛,将内心的冤屈与哀伤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痛苦。“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两句提及妻子与妻弟。以“莫邪剑”指代妻子,“二龙”指代妻子与妻弟宗璟,说明他们一同前来相送,体现出家人在艰难时刻的陪伴,也为后文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做铺垫。“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两句表达对妻弟宗璟的愧疚与感激。“惭君湍波苦”为宗璟千里迢迢、冒着湍急波涛前来送行而感到愧疚,“千里远从之”突出宗璟情义深重,不畏艰难前来相送,尽显诗人对其的感激之情。“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两句描绘出诗人流放途中的景象。清晨的白帝城传来凄厉的猿啼,仿佛在为诗人的遭遇哀鸣,“断”字更添几分哀伤;“黄牛过客迟”则写出在黄牛峡一带,旅途艰难,行人行进缓慢,营造出凄凉、艰难的氛围。“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两句借景抒情,深化思念之情。诗人遥望明月峡,随着向西前行,对亲人的思念愈发浓烈。“遥瞻”体现出距离之远,“益相思”直白地表明思念之情不断加深,将对亲人的眷恋之情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全诗在内容上大致可划分为三层,起首六句着重描绘宗氏先祖的荣耀往昔,如“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尽显其家族的辉煌。而此诗深刻的思想意义在于,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刻薄寡恩。李白一心报国,怀着满腔热血投身平叛战场,却因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争斗无辜受牵连。即便众多人,包括他的妻子全力为其开罪,却依旧无法获得宽宥。这清晰地表明,封建统治者对待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往往只将他们当作歌功颂德、遣乐娱宾的工具,正如唐玄宗对待李白那般;一旦知识分子的言行对其统治权力稍有触动,便会毫不留情,甚至大开杀戒,恰似唐肃宗对待李白的态度。深刻理解这一点,对于深入领会李白这首《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体悟其在诗中蕴含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感慨,具有极大的帮助。
# 若深叙情亲,少序家世,更为得体矣。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卷十五诗后按语
# 宗楚客附韦后而被杀,未得昭雪,李白此处是为亲者讳,不得不然(“皇恩”二句)。
现代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李白诗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