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落青云心":空有青云直上的心愿,
"交结黄金尽":干谒交结百两黄金散尽。
"富贵翻相忘":有的人富贵的时候早把贫贱朋友忘却,
"令人忽自哂":真令人独自哂笑不已。
"蹭蹬鬓毛斑":我如今蹭蹬不进,鬓毛斑白,
"盛时难再还":年青强盛的时光难以回还。
"巨源咄石生":山涛曾经对石鉴大叫:知道司马懿称病不朝的意思吗?
# 巨源: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耶?”投传而去。未二年,果有曹爽之事。
"何事马蹄间":我们为何还留恋官职不回家呢?
"绿萝长不厌":东山的绿萝青翠得让人喜欢,
"却欲还东山":我现在正想回归东山。
"君为鲁曾子":你有曾子的风尚,
# 曾子:曾参,南武城人,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拜揖高堂里":在高堂之上对长辈恭敬地拜揖。
"叔继赵平原":你的叔叔赵中丞有赵平原的风范,
# 平原: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至者数千人。
"偏承明主恩":特别受到圣明君主的恩宠信任。
"风霜推独坐":独坐朝堂而风霜骤起,
# 风霜推独坐:汉时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得专席而坐,详见十卷注。
"旌节镇雄藩":旌节飘扬,雄镇边藩。
"虎士秉金钺":朝堂上虎士手执金钺,
# 虎士:有力之士,详见八卷注。《诗·商颂》:“有虔秉钺。”秉,执也。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金钺镜日,云旗绛天。”
"蛾眉开玉樽":内室中蛾眉靓装美女频开玉樽劝酒。
"才高幕下去":你才高学识渊深,现在去你叔叔府幕里效力,
"义重林中言":就像阮籍与阮咸叔侄一样,义气为重。
"水宿五溪月":你此行要在五溪水宿,随便玩赏玩赏水月,
"霜啼三峡猿":秋天里三峡的猿啼如秋霜一样清冷。
"东风春草绿":等到明年东风将春草染绿的时候,
"江上候归轩":我会在江上等候你的船儿归来。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早年的豪情壮志、慷慨交友的情景,揭示了世态炎凉、富贵后人情淡薄的现实,感叹了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盛年难复的无奈,以历史典故或虚构人物为例表达了对自己在世事中奔波的反思;同时,还表达了对友人品德才华的赞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展现了人生的不同境遇与选择,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2. 写作手法
对比:“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尽。”与“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曾经的豪情与慷慨,另一方面揭示了现实的冷酷与人情的淡薄。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也加深了对现实的批判。用典:“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引用了晋代山涛(巨源)与石鉴(石生)的故事,通过典故反问自己为何还在世事中奔波,体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与对归隐的向往。“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中的“东山”典故,暗指东晋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第一、二联:“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尽。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诗人开篇表达了自己早年的豪情壮志,但现实却是世态炎凉,富贵之人往往忘却了贫贱时的朋友,令人不禁自嘲。这四句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第三、四联:“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诗人感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鬓发已斑。通过引用山涛(巨源)与石鉴的典故,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归隐的渴望。第五、六联:“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诗人以“绿萝”比喻友人的高洁,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称赞友人赵判官有曾子的孝义,对长辈十分恭敬。第七、八、九、十联:“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这里诗人赞美友人的叔叔赵中丞有赵平原的风范,受到皇上的赏识。同时,描绘了友人在幕府中的才华与义气,展现了其在官场的威严与风范。第十一、十二联:“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诗人描绘了友人赴任途中将经历的山水风光,最后以“江上候归轩。”表达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待,充满了深情。
上一篇:唐·李白《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下一篇:唐·李白《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