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háng
shā
chén
tài
shǒu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cháng
shā
chén
tài
shǒu
líng
qīng
sōng
yīng
zhǔ
běn
shì
tiān
chí
lóng
xiāng
shuǐ
huí
jiǔ
héng
shān
wàng
fēng
róng
jūn
àn
jié
yuǎn
xiāng
cóng
jùn
cháng
shā
guó
nán
lián
xiāng
shuǐ
bīn
dìng
wáng
chuí
xiù
zhǎi
huí
shēn
xiǎo
èr
qiān
shí
dāng
ān
yuǎn
rén
dòng
tíng
xiāng
yuǎn
yáo
xiàn
jǐn
chūn

译文

长沙的陈太守,气质高逸,超越了青松。英明的君主赐给他五匹骏马,他本就是天池中的龙。湘水弯弯曲曲,回环九曲,衡山遥望,可见五座高峰。荣耀啊,你手持符节前往,我来不及远行相送。七郡的长沙国,南边连接着湘水之滨。定王台上的舞袖飘飘,地方狭小,难以转身。不要小看这二千石的官职,要安抚好远方的百姓。洞庭湖的家乡路途遥远,只能遥遥羡慕你身着锦衣的春日旅程。

逐句剖析

"长沙陈太守":长沙的陈太守,

"逸气凌青松":气质高逸,超越了青松。

"英主赐五马":英明的君主赐给他五匹骏马,

"本是天池龙":他本就是天池中的龙。

"湘水回九曲":湘水弯弯曲曲,回环九曲,

"衡山望五峰":衡山遥望,可见五座高峰。

"荣君按节去":荣耀啊,你手持符节前往,

"不及远相从":我来不及远行相送。

"七郡长沙国":七郡的长沙国,

"南连湘水滨":南边连接着湘水之滨。

"定王垂舞袖":定王台上的舞袖飘飘,

# 定:一作吴。

"地窄不回身":地方狭小,难以转身。

"莫小二千石":不要小看这二千石的官职,

"当安远俗人":要安抚好远方的百姓。

"洞庭乡路远":洞庭湖的家乡路途遥远,

"遥羡锦衣春":只能遥遥羡慕你身着锦衣的春日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这两首诗通过对陈太守的描写,表达了对长沙陈太守的赞美与送别之情。展现了其“逸气凌青松”的高远志向和卓越才能。诗人以“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比喻陈太守的非凡气质,同时通过“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描绘了长沙的山水之美,隐喻陈太守的风姿。第二首诗则进一步强调陈太守的治理能力,劝其不要轻视太守的职责,要安定远方的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首联:“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诗人开篇点明陈太守的身份,用“逸气凌青松”来形容他的气质高逸,超越了常人。青松象征高洁与坚韧,这里暗示陈太守的品德高尚,气质非凡。颔联:“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英主赐五马”表明陈太守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象征着他的地位和使命的重要性。“本是天池龙”进一步比喻陈太守的非凡才能,暗示他有更高的抱负和使命。颈联:“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诗人转向对长沙地理风貌的描写,湘水曲折回环,衡山的五座高峰遥遥相望。这里不仅描绘了长沙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陈太守即将赴任之地的壮美与辽阔。尾联:“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荣君按节去”表达了诗人对陈太守赴任的祝贺,“按节”指手持符节,象征使命的庄重。“不及远相从”则流露出诗人因未能远送而感到遗憾,体现了对陈太守的深厚情谊。第二首:首联:“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诗人进一步描写长沙的地理范围,提到长沙国管辖七郡,南边与湘水相连,展现了长沙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颔联:“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定王垂舞袖”引用了定王台的典故,描绘了定王台上舞袖飘飘的景象。“地窄不回身”则暗示了地方虽小,但陈太守的使命重大,责任艰巨。颈联:“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诗人劝诫陈太守不要小看自己的官职(二千石),要安抚好远方的百姓。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陈太守的期望,希望他能胜任使命,造福百姓。尾联:“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洞庭乡路远”表达了诗人对陈太守远离家乡的感慨,“遥羡锦衣春”则流露出对陈太守前程的羡慕和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寄上吴王三首》

下一篇:唐·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