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wáng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huái
wáng
ài
gōng
xié
shǒu
绿
yún
zhōng
xiǎo
tiǎn
zhī
pān
dān
guì
cóng
miù
zhòng
ér
jiāng
méi
tóng
bèi
huái
shuǐ
dōng
zhī
guān
fēng
zuò
xiào
jiāng
jìng
xián
wén
jìn
shāng
shí
dōng
guà
chuáng
yīng
míng
jiāng
shǒu
shēng
guǎng
广
píng
sǎo
huáng
jīn
tái
zhāo
yāo
qīng
yún
céng
tiān
tōng
chū
qīng
jìn
zhōng
xiāng
wáng
lián
sòng
yuàn
lán
tái
gōng

译文

古有淮南王敬爱八个老翁,相互携手游玩在绿云之中。小子李白愧居于他们的枝叶之列,也攀附到了这如丹桂般美好的群体中。词赋并非是我所重视的东西,可偏偏可与枚乘、司马相如媲美。什么时候于淮水之上,向东去观察当地的风俗呢。你端坐一啸,整个庐江一片静穆,闲暇时还能听到进献美酒的声音。吴王离开的时候身无长物,只在东边的墙壁上挂着胡床。你是英明的庐江太守,声誉传遍广平郡。吴王打扫黄金台,招揽天下英才。这些宾客曾经与天子交往密切,出入在皇宫的清禁中。楚襄王爱怜才华横溢的宋玉,我也愿意进入吴王你的兰台宫。

逐句剖析

"淮王爱八公":古有淮南王敬爱八个老翁,

"携手绿云中":相互携手游玩在绿云之中。

"小子忝枝叶":小子李白愧居于他们的枝叶之列,

"亦攀丹桂丛":也攀附到了这如丹桂般美好的群体中。

"谬以词赋重":词赋并非是我所重视的东西,

"而将枚马同":可偏偏可与枚乘、司马相如媲美。

"何日背淮水":什么时候于淮水之上,

"东之观土风":向东去观察当地的风俗呢。

"坐啸庐江静":你端坐一啸,整个庐江一片静穆,

"闲闻进玉觞":闲暇时还能听到进献美酒的声音。

"去时无一物":吴王离开的时候身无长物,

"东壁挂胡床":只在东边的墙壁上挂着胡床。

"英明庐江守":你是英明的庐江太守,

"声誉广平籍":声誉传遍广平郡。

"洒扫黄金台":吴王打扫黄金台,

"招邀青云客":招揽天下英才。

"客曾与天通":这些宾客曾经与天子交往密切,

"出入清禁中":出入在皇宫的清禁中。

"襄王怜宋玉":楚襄王爱怜才华横溢的宋玉,

"愿入兰台宫":我也愿意进入吴王你的兰台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上吴王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第一首是五言律诗,第二首是五言绝句,第三首是五言古诗。其一借淮南王与八公典故,以自谦之态表达亲近吴王、冀与枚马齐名及了解土风之情;其二描绘吴王治下庐江安宁,展现自身洒脱不慕名利;其三引黄金台、宋玉典故,赞吴王英明招贤,抒己渴望被赏识重用之心。整体体现出李白积极用世心态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这组诗情感真挚,既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又表达了对吴王的敬仰和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首联“淮王爱八公,携手绿云中”,运用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其中八位贤士的典故。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之孙,他博学多才,喜好读书鼓琴,更热衷于招揽天下贤士、方术之士。他门下聚集了数千名有学识、有技能的人,其中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最为出众,被合称为“八公”。刘安与这八位贤士相处融洽,他们一起谈经论道、研究学术、炼丹制药等。传说他们在淮南一带的山林中携手同行,探讨天地之道、养生之法等,留下了许多佳话。刘安还组织这八公一起编写了《淮南子》一书,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历史、天文、地理、神话等诸多领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诗人李白借用这个典故,以淮南王刘安自比(或借指吴王),将吴王比作礼贤下士的淮王,把贤才比作“八公”。“携手绿云中”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绿云”通常象征着美好、祥瑞的环境,暗示吴王与贤才们相聚在美好之地,共同探讨、交流,体现出李白对吴王礼贤下士的赞美和向往,也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像“八公”一样得到吴王的赏识和重用的心情。颔联“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这两句诗中“小子”是诗人的自谦之词,“忝”字更体现出诗人的谦逊。“攀丹桂丛”将吴王周围的贤才群体比作丹桂丛,形象地表达出诗人能融入其中的不易和荣幸,进一步体现出诗人对接近吴王的珍视。颈联“谬以词赋重,而将枚马同”,这两句诗中“谬以”表明诗人认为自己因词赋受到重视有些名不副实,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枚马”即枚乘和司马相如,是古代文学家,诗人将自己与他们相提并论,突出自己的文学才华,希望以此得到吴王的关注和赏识。尾联“何日背淮水,东之观土风”,表面上是询问何时能背向淮水向东去观察风俗,实则委婉地表达希望得到吴王任用,能在其治下施展才华、了解当地情况的愿望。“何日”一词体现出诗人的期待和急切心情。第二首“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这两句诗中“坐啸”描绘出吴王悠然坐着啸歌的姿态,“庐江静”则表现出其治理下庐江的宁静祥和。“闲闻进玉觞”进一步体现出吴王生活的闲适和高雅,从侧面反映出吴王的治理有方和个人的从容淡定。“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这两句诗中“去时无一物”直接表明吴王离开时没有携带任何财物,突出其清廉的品质。“东壁挂胡床”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吴王的简朴生活,不追求奢华,进一步强化了对吴王的赞美之情。第三首“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直接对吴王进行赞美,称其为英明的太守,声誉传遍广平地区,从整体上塑造了吴王贤明的形象,为后文的描述奠定基础。“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运用的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贤才典故,战国时期,燕国是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燕昭王姬职即位之初,燕国刚刚经历了内乱,又遭受齐国的侵略,国家破败不堪,百废待兴。燕昭王深知,要想使燕国强大起来,就必须广纳贤才,于是他决心招揽天下贤士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诗人借用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贤才的典故,描绘出吴王像燕昭王一样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形象。“洒扫”体现出对贤才到来的恭敬和期待,“黄金台”象征着求贤若渴的诚意,“招邀青云客”则表明吴王正在积极地邀请那些有才能、有抱负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吴王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得到吴王赏识和任用,能够像古代贤才一样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心情。“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强调吴王所招揽的宾客的高贵和有才华,他们曾经与天子交往密切,能够自由出入宫廷,进一步突出吴王的招揽贤才之举的意义和价值。“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借用了战国时期楚襄王与宋玉之间的典故,传说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宋玉给楚襄王讲述楚怀王梦中游高唐,与巫山神女相遇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宋玉以华丽的辞藻、奇幻的想象进行创作,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宋玉凭借自己的才情得到楚襄王的赏识,得以在楚国的宫廷中任职,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文学才能。“兰台宫”是楚国宫廷中的一个重要宫殿,宋玉曾在兰台宫任职,楚襄王怜惜他的才华,让他能够在兰台宫中施展抱负,进行文学创作等活动。李白借这个典故来类比自己与所寄的吴王之间的关系。诗人以宋玉自比,暗示自己也像宋玉一样有着出众的才华;以楚襄王比吴王,表达希望吴王能像楚襄王怜惜宋玉那样赏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让自己能够进入像“兰台宫”这样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下一篇:唐·李白《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