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欺赵氏璧":秦国以欺而得和氏壁,
"却入邯郸宫":但最终又返归赵国。
# 邯郸宫:赵以邯郸为都,故称。
"本是楚家玉":和氏璧原是楚国之玉,
# 楚家玉:谓和氏璧。楚人下和得玉璞于荆山,两献楚王,两削其足。此太白以和氏璧自喻,言其曾误入秦地长安,最终归老荆楚。
"还来荆山中":来自于荆山中。
"丹彩泻沧溟":它光彩华丽,直照沧海之中,
# 泻:一作照。
"精辉凌白虹":辉凌苍穹之上。
# 白虹:天之白气。
"青蝇一相点":青蝇相点,污白成黑,
# 青蝇:谓逸言。
"流落此时同":逐致流落他处。
"卓绝道门秀":君品性卓绝,秀出佛门,
"谈玄乃支公":论道谈玄宛如支公道林。
"延萝结幽居":延引青萝来建筑幽静的居室,
"剪竹绕芳丛":剪来绿竹围绕着花丛。
"凉花拂户牖":鲜花盛开随风飘排于门窗之上,
# 户牖:门窗。
"天籁鸣虚空":大自然之音声鸣响于天空。
# 天籁:虚空之际,自然音响。
"忆我初来时":想我刚来的时候,
"蒲萄开景风":正是葡萄初结夏风徐吹。
# 景风:夏至后的南风。
"今兹大火落":现在心星却已西向而落,
# 大火落:谓秋节至矣。
"秋叶黄梧桐":梧桐已在秋风中叶黄了。
"水色梦沅湘":梦想远湘的水色山光,
# 沅湘:沉水和湘水的并称。
"长沙去何穷":此去长沙路远几招?
# 长沙:郡名,即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贾谊曾被贬流放于长沙。
"寄书访衡峤":我欲寻访衡岳,
# 衡峤:衡山。
"但与南飞鸿":寄书与南飞之大雁一同而行。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诗。诗的前半部分,李白以“赵氏璧”和“楚家玉”自喻,表达了自己因命运的捉弄而流落他乡的无奈与愤懑。“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通过璧玉的流落,隐喻自己被流放的经历。诗人描绘了族弟谈皓的隐居环境,“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展现了族弟远离尘世、清幽自在的生活。诗中回忆了诗人初到汉阳时的景象,“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并展望了未来的旅程,如“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最后,诗人以“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作结,表达了对族弟的思念之情,希望未来能收到族弟的书信。这首诗通过玉的流落、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李白内心的郁结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有对族弟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李白在流放归来后复杂的心路历程。
2. 写作手法
用典:李白在诗中多次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遭遇。“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以“赵氏璧”和“楚家玉”自喻,暗指自己本有高洁的品质,却被命运捉弄,流落他乡。这种用典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加深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一方面,诗人回忆初到汉阳时的美景“蒲萄开景风。”与现实中“秋叶黄梧桐。”的萧瑟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诗人将自己流落的遭遇与族弟谈皓的隐居生活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李白以和氏璧的典故起兴,将自己比作楚玉,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流落异乡,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愤懑。中间四句:“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诗人通过“丹彩”“精辉”等意象,描绘族弟谈皓的高洁品质,同时以“青蝇点玉”隐喻自己被命运捉弄的遭遇。中间六句:“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这几句通过描写谈皓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其清幽的居所和高雅的志趣,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后八句:“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诗人回忆初来时的春日风光,对比当下的秋日萧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上一篇:唐·李白《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下一篇:唐·李白《送侯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