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péi
yáng
jiāng
níng
zhū
guān
yàn
běi
gǎn
zuò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wén
yán
guāng
pān
lóng
yàn
jīng
lóu
chuán
tiān
jìng
zhàng
diàn
殿
kāi
yún
jūn
wáng
fēng
fēng
pèi
dōu
yán
nián
xiàn
jiā
zuò
miǎo
shī
rén
lái
zhōng
shān
yáng
zǎi
qīng
fēng
fāng
shēng
téng
hǎi
yīng
liáo
mǎn
zuò
càn
ruò
qióng
lín
shǒu
nòng
dào
jǐng
é
méi
zhuì
míng
zhū
xīn
xián
cǎi
yuán
jiāo
rào
yún
hàn
tīng
zhě
jiē
huān
cáo
cáo
yán
沿
yuè
fèi
shēng
zhī
gōng
yuàn
jīn
nǎi
rén
qiáo
gǎn
quàn
shāng
yuàn
jūn
piáo
róng
shèng
dàng
zuò
lìng
hòu
xián

译文

听说江宁以前有个光禄大夫颜延之,就在这北湖攀龙附凤,宴请群僚。楼船驶入这天镜一样的湖中,锦幔围成宫殿高入云霄。也唱起了《大风歌》,就像刘邦当年在沛都丰乡作乐一样。颜延之献上诗章,仿佛像个诗人一样。我是比不上他了,他像钟山一样孤傲突出。杨县令文风清穆,高誉响彻东南海隅。僚幕英才高朋满坐,个个如同玉树临风,一片璀璨。画着鸟首的船在湖中显弄倒影,个个美女娥眉如水,鬓发叠挂明珠。乐队新曲新歌引人入胜,吴语昵侬和着古典舞蹈动人心魂。歌声高亢绕云,听众如痴如醉,皆大欢喜。声音喧闹,唧唧嘈嘈,笙竽的声音把江月摇碎了。这里曾经是帝王的宫殿,如今却是打柴割草的地方。想到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分,老杨啊喝个底朝天吧。荣盛之时就应该及时行乐,别让后辈笑话咱们。

逐句剖析

"昔闻颜光禄":听说江宁以前有个光禄大夫颜延之,

# 颜光禄:颜延之,字延年。孝武登柞,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攀龙宴京湖":就在这北湖攀龙附凤,宴请群僚。

# 攀龙宴京湖:《汉书》:攀龙附凤,并乘天衢。京,一作重,一作明。

"楼船入天镜":楼船驶入这天镜一样的湖中,

"帐殿开云衢":锦幔围成宫殿高入云霄。

# 帐殿:天子行车野次,连帐以为殿也。“帐殿临春籞,帷宫绕芳荟。“开论湖衢。一名蒋山,在润州江宁县。

"君王歌大风":也唱起了《大风歌》,

"如乐丰沛都":就像刘邦当年在沛都丰乡作乐一样。

# 如乐丰沛都:《史记》: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敌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汉书》: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应劭曰:“沛,县也。丰,其乡也。”孟康曰:“后沛为郡而丰为县。”

"延年献佳作":颜延之献上诗章,

# 延年献佳作:颜延年有《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所谓献佳作者,或是此诗。

"邈与诗人俱":仿佛像个诗人一样。

"我来不及此":我是比不上他了,

"独立钟山孤":他像钟山一样孤傲突出。

# 独立钟山孤:《唐六典注》:蒋山,一名钟山,在润州江宁县。

"杨宰穆清风":杨县令文风清穆,

# 杨宰穆清风:《诗经·大雅》:“吉甫作颂,穆如清风。”风,一作飙。

"芳声腾海隅":高誉响彻东南海隅。

"英僚满四座":僚幕英才高朋满坐,

"粲若琼林敷":个个如同玉树临风,一片璀璨。

"鹢首弄倒景":画着鸟首的船在湖中显弄倒影,

# 鹢首弄倒景:《淮南子》:“龙舟鹢首。”高诱注:“鹢,大鸟也。画其像著船头,故曰鹢首也。”

"蛾眉缀明珠":个个美女娥眉如水,鬓发叠挂明珠。

# 蛾眉缀明珠:曹植《洛神赋》:“缀明珠以耀躯。”

"新弦采梨园":乐队新曲新歌引人入胜,

# 新弦采梨园:《唐会要》: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唐书·礼乐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院北梨园。采,一作来。

"古舞娇吴歈":吴语昵侬和着古典舞蹈动人心魂。

# 古舞娇吴歈:《楚辞》:“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梁元帝《纂要》:“吴歌曰歈。”

"曲度绕云汉":歌声高亢绕云,

# 曲度绕云汉:王粲诗:“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云,一作清。

"听者皆欢娱":听众如痴如醉,皆大欢喜。

"鸡栖何嘈嘈":声音喧闹,唧唧嘈嘈,

# 鸡栖何嘈嘈:吴质《答东阿王书》:“耳嘈嘈而无闻。”刘良注:“嘈嘈,喧甚也。”

"沿月沸笙竽":笙竽的声音把江月摇碎了。

# 沿月沸笙竽:《博雅》:“笙以匏为之,十三管,宫管在左方。竽,象笙,三十六管,宫管在中央。”《宋书》:“笙,随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内,施簧管端。宫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竿。宫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沿,一作江。其他皆相似也。”

"古之帝宫苑":这里曾经是帝王的宫殿,

"今乃人樵苏":如今却是打柴割草的地方。

# 今乃人樵苏:《汉书》:“樵苏后爂。”颜师古注:“樵,取薪也。苏,取草也。”

"感此劝一觞":想到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分,

"愿君覆瓢壶":老杨啊喝个底朝天吧。

# 覆瓢壶:犹倾尊倒瓮之意。

"荣盛当作乐":荣盛之时就应该及时行乐,

# 荣盛当作乐:陶潜诗:“取欢当作乐。”荣盛,一作盛时。

"无令后贤吁":别让后辈笑话咱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由唐代李白所作。此诗为五言古诗,写于李白参加润州江宁令杨利物举办的春日官宴时。诗中先描绘宴席华美之景,再将昔日宫廷繁华与当下帝宫苑的荒凉对比。写作上,运用对比手法,言辞华丽大气。开篇写宴饮,展现热闹场景;后文感古,抒发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及人生荣枯无常的感慨。诗作于华丽词采下蕴含哲理思考,体现出李白诗歌豪迈又深沉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创作于李白应润州江宁令杨利物之邀,参与其举办的春日官宴之时 。 当时李白置身于这场宴会中,目睹诸多官员相聚的热闹场景,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主要写诗人春日参加杨江宁及诸官在北湖举办的宴会,诗中一方面描绘了宴会上的华美景象,尽显热闹欢腾;另一方面通过对昔日繁华宫廷宴会与当下荒凉帝宫苑的鲜明对比,抒发了对过往辉煌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荣枯无常这一哲理的深沉思考,在展现宴会场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悟。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等句,借颜光禄陪宴、刘邦唱《大风歌》、李延年献佳作等典故,为诗歌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巧妙地将古今之事联系起来。对比:将昔日帝王宫苑的繁华热闹与如今“人樵苏”的衰败景象相对比,“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的盛景与“鸡栖何嘈嘈”的现状形成鲜明反差,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夸张:“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曲度绕云汉”等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楼船仿佛驶入天空之镜、帐殿如在云端开启、乐曲响彻云霄的画面,展现出昔日宴会的宏大场面和热闹氛围,充满想象力。

3. 分段赏析

李白的这首《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是一首融今昔之感、宴会之盛与人生感慨于一体的诗作。诗的开篇回溯往昔,“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诗人用典,提及颜延之陪帝王宴游京湖,彼时楼船驶入如天镜般澄澈的湖面,帐殿开启于云间大道,尽显奢华。又以刘邦唱《大风歌》自比,彼时欢乐可比在故乡丰沛,李延年献佳作,诗人遥想那盛景,似与古人同处一个时空。这几句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对往昔繁华追慕的基调,借古事展现出帝王宴游的宏大与辉煌,同时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随后笔锋一转,回到当下,“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诗人感慨自己未能亲历古代盛事,此刻独自面对钟山,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与前文的热闹往昔形成鲜明对照,时空交错中,凸显出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接着描绘眼前宴会,“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夸赞杨江宁(杨宰)德行高洁,声名远扬,宴会上贤能之士满座,如玉树琼花般光彩照人。“鹢首弄倒景,峨眉缀明珠。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细致刻画了宴会上的场景,游船在水中弄影,歌女妆容精致,新曲来自梨园,古舞尽显吴地风情,乐曲悠扬直上云霄,众人沉浸在欢乐之中,直到夜晚,鸡栖之时仍有笙竽之声沸腾。通过对宴会的声色描绘,展现出当下聚会的热闹非凡与愉悦氛围,也从侧面反映出杨江宁的治政有方,能使众人相聚共乐。然而,诗人并未一味沉浸于眼前欢乐,“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一句将思绪再度拉回历史变迁,昔日帝王的宫苑如今已成为百姓砍柴的地方,今昔对比,尽显兴衰无常,强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这种变化触动诗人,于是“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荣盛当作乐,无令后贤吁”,诗人劝酒,希望大家在这荣华兴盛之时尽情欢乐,莫要让后人也如自己这般因感慨兴衰而长叹。这不仅是对宴会上众人的劝勉,更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在时光流转、世事无常中,应把握当下的美好。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典、细腻的场景描写等手法,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既展现了宴会的欢乐,又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表达出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尽显李白诗歌豪放洒脱又不失深沉厚重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张相镐(其二)》

下一篇:唐·李白《题楼山石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