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āng
xiù
cái
cóng
jū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liù
shí
měng
chǐ
cóng
qún
zhāo
cháng
míng
jiǎo
ruò
lóng
xíng
yún
zhuàng
shì
huái
怀
yuǎn
lüè
zhì
cún
jiě
shì
fēn
zhōu
yóu
guī
ān
kěn
fēn
bào
jiàn
gāo
táng
jiāng
tóu
cuī
guàn
jūn
cháng
sǎo
luò
níng
qīn
guī
fén
dāng
lìng
qiān
hòu
lín
zhù
xūn

译文

吉祥的六驳猛兽能食猛虎,怎么甘愿与驽马为群呢?你今朝长鸣而去,矫若飞龙行云。壮士你胸怀远大的志向与方略,立志拯救国难。你具有不食周粟的隐士风范,视功名利禄为浮云。抱剑辞别高堂父母,将要投奔崔将军。用你的策略横扫河洛的安禄山叛军,再回故乡省亲。应当留名千古,麒麟阁上著奇勋。

逐句剖析

"六驳食猛虎":吉祥的六驳猛兽能食猛虎,

"耻从驽马群":怎么甘愿与驽马为群呢?

"一朝长鸣去":你今朝长鸣而去,

"矫若龙行云":矫若飞龙行云。

"壮士怀远略":壮士你胸怀远大的志向与方略,

"志存解世纷":立志拯救国难。

"周粟犹不顾":你具有不食周粟的隐士风范,

"齐珪安肯分":视功名利禄为浮云。

# 珪:一作“圭”。

"抱剑辞高堂":抱剑辞别高堂父母,

"将投崔冠军":将要投奔崔将军。

"长策扫河洛":用你的策略横扫河洛的安禄山叛军,

"宁亲归汝坟":再回故乡省亲。

"当令千古后":应当留名千古,

"麟阁著奇勋":麒麟阁上著奇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张秀才从军》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创作于李白渴望建功立业、积极用世的时期。诗中通过对友人张秀才从军一事的描述与期许,展现出李白对英雄主义的崇尚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李白以其豪放飘逸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张秀才的壮志豪情,更借此抒发了自己渴望在乱世中一展宏图的抱负,在送别诗中独树一帜,兼具送别之情与昂扬的理想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典故:“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引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借此赞扬张秀才拥有如伯夷、叔齐般坚定的操守,不轻易为利益所动摇。典故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更深刻地强化了对张秀才高尚品格的赞美,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直接抒情:在叙述张秀才“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从军行为的过程中,穿插“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这样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直接表达出张秀才心怀远大谋略、立志为国家解除纷争的壮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既让读者清晰了解事件,又能深切感受到人物的豪情壮志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期许。

2. 分段赏析

首四句诗人以“六驳”自比张秀才,将其比作能战胜猛虎的猛兽,凸显其非凡勇气与胆略,不屑与平庸之辈同流合污。“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则生动地描绘出张秀才即将踏上从军征程时的豪迈姿态,犹如巨龙行云般矫健,充满了力量与气势,开篇便为全诗奠定了激昂向上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张秀才的壮志豪情。中四句从志向与品格两方面对张秀才进行刻画。“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直接点明张秀才胸怀远大谋略,立志为国家排忧解难,心系天下苍生的远大抱负。“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运用典故,表明张秀才有着坚定的操守,不被物质利益所诱惑,展现出其高尚的品格,使张秀才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既有远大志向,又有坚守自我的品质。后六句先是叙述张秀才从军的具体行动,“抱剑辞高堂”描绘出他告别家人时的毅然决然,展现出他为了理想舍小家为大家的决心;“将投崔冠军”说明他将投奔崔冠军麾下,投身军旅。“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则表达了诗人对张秀才的期望,希望他能运用高明的策略收复河洛地区,然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最后“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诗人将对张秀才的期望推向高潮,希望他能建立不朽功勋,名垂青史,这不仅是对张秀才的赞美与期许,也侧面反映出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下一篇:唐·李白《五松山送殷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