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羌延国讨":吐蕃将要受到我大唐帝国的征讨,
# 国:唐王朝。,延:请,此意为招引。,西羌:汉朝人对羌人的泛称,唐朝又概指吐蕃为西羌。
"白起佐军威":您这白起将军的后代也为助军威奔赴战场。
# 白起:战国秦之名将。这里借指白利。
"剑决浮云气":举起倚天长剑斩断浮在敌人阵地上的妖氛,
# 剑决浮云气:《庄子·杂篇·说剑》:“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决:断。
"弓弯明月辉":拉满明月之弓,箭镞闪看凛烈的光芒。
"马行边草绿":战马驰骋在边塞的原野上,
"旌卷曙霜飞":旌旗在霜晨中飘扬。
# 旌:一作旗。
"抗手凛相顾":当将士们招手相看时,
# 凛:凛然,敬畏之貌。,抗手:举手拜别。
"寒风生铁衣":铠甲上已是结满了厚目的寒霜。
# 铁衣:铠甲。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兼边塞题材的诗。介绍了友人白利跟随金吾董将军西征西羌的背景,描绘了战士们剑决浮云、弓弯明月般威武的战斗形象,以及马行边草、旌卷曙霜的塞外行军场景,营造出豪迈壮阔且略带凝重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白利及董将军西征的赞美与期许,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征战的豪迈情怀,借送别友人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同时也饱含着对友人英勇出征的鼓励与牵挂。
2. 写作手法
比喻:“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将剑比作能切断浮云的利器,把弓比作散发着明月光辉的器物。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士们武器的精良以及他们的英勇无畏,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军队的威武气势。烘托:“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通过描写战马在边地绿草丛中前行,军旗在晨霜中翻卷的景象,以边地的自然环境和行军场景,烘托出军队出征时的豪迈氛围以及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细节描写:“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抗手”描绘出战士们举手告别,“凛相顾”刻画了他们神情严肃地相互对视的细节,“寒风生铁衣”进一步强调了塞外环境的寒冷。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战士们出征时的坚毅神态,以及塞外征战的艰苦。
3. 分段赏析
首联“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诗人运用铺叙之法,徐徐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场景:西羌发动叛乱,引得大唐出兵征讨,白利将军毅然投身战场,助力大军壮扬军威。此联通过对事件背景与形势的清晰交代,巧妙烘托出紧张的氛围,精准点明诗题主旨,犹如画龙点睛,使整首诗的主题得以升华。颔联“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诗人以剑与弓为切入点,着力展现白利将军的威武气势。只见他挥动宝剑,仿佛能令空中云气为之消散;弯起的强弓恰似满月,与天上明月交相辉映。“剑决”与“弓弯”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汇,犹如烘云托月,使得诗句间处处洋溢着豪气干云、壮志飞扬的气度。从侧面生动地刻画出身为白起将军后代的白利将军,武艺精湛超群,拥有万夫莫敌之勇。颈联“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这是诗人对未来战场情景展开的精彩想象。在诗人的笔下,战马于边塞的萋萋绿草间纵情驰骋,军旗在清晨的寒霜中烈烈飞卷。尽管诗中未对杀敌场面进行具体叙述,但字里行间所透露的飘逸豪放的气质,以及那扬眉拔剑、气冲霄汉的神情,还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不彰显着李白独特的浪漫主义风采,深切寄托了李白沉雄阔大的情怀。尾联“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描绘出一幅将士们举手作别、神情凛然,寒霜映照铁衣的离别画面。诗人巧妙地将饯行的离情别绪与壮志抒怀融合为一体,情真意切且志气高昂。若说那些伤别诉情的诗作,是李白心系人民的自然体现,那么此类饯行述怀之诗,则是李白胸怀兼济天下、富国安民理想的必然结果。云、风、雷、电,天、海、月、涛,皆是李白诗中钟爱的意象;凌、挥、飞、吼,奔、卷、横、啸,均为李白常用的极具表现力的动词。在这首诗中,李白巧妙借用“云”“月”“风”“卷”“飞”等蕴含巨大气势的事物,以及展现大起大落的动词,赋予诗意飞扬跋扈、迅猛壮阔、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轻易便能让读者心生激昂振奋之感。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凭借着驰骋飞扬的想象笔触,精心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沙场画卷。诗人着重刻画友人奔赴前线时那英姿飒爽、威武不凡的风姿,将对友人的深切祝颂之情,巧妙地蕴含在这细腻的描绘之中。如此别具一格地书写送别场景,可谓独辟蹊径,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 解评:写边防将士抗敌卫国的艰苦环境。
近代廖仲安《唐诗一万首》
# 诗以白起切白利,并写军威之盛。送行酬应,感情平淡,非白上乘之作。
近代房日晰
上一篇:唐·李白《留别龚处士》
下一篇: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