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
·
duì
jiǔ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sōng
jīn
huá
ān
péng
hǎi
rén
zhī
xiān
huà
jìng
zài
shēng
liú
diàn
shū
biàn
guāng
cǎi
tiān
diāo
huàn
róng
yán
yǒu
qiān
gǎi
duì
jiǔ
kěn
yǐn
hán
qíng
shuí
dài
quàn
jūn
bēi
chūn
fēng
xiào
rén
lái
táo
jiù
shí
qīng
huā
xiàng
kāi
liú
yīng
shù
míng
yuè
kuī
jīn
léi
zuó
lái
zhū
yán
jīn
bái
cuī
shēng
shí
diàn
殿
鹿
zǒu
tái
wáng
zhái
chéng
què
huáng
āi
jūn
ruò
yǐn
jiǔ
rén
ān
zài
zāi

译文

松子栖息金华山,安期生隐入蓬莱海。他们本是上古仙人,如今成仙踪迹何处寻?人生短暂如闪电,转瞬容颜焕发光彩。天地永恒不曾衰败,人的容颜却已更改。面对美酒不愿痛饮,满怀情思又能等待谁?劝你莫推辞这杯酒,春风都在笑你独自徘徊。桃李好似旧日相识,纷纷绽放花朵向我迎来。黄莺在绿树上啼鸣,明月悄悄爬上我的酒杯。昨日还是红润面庞,今日白发已催人衰老。荆棘丛生石虎殿,麋鹿游荡姑苏台。自古帝王的宫阙,如今黄尘掩门闭门深。若你此刻不饮酒,古人的痕迹何处找寻?

逐句剖析

"松子栖金华":松子栖息金华山,

# 金华:在浙江金华县北,即赤松子得道处。传说赤松子游金华山,自焚而化,故今山上有赤松坛。,松子:即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安期入蓬海":安期生隐入蓬莱海。

"此人古之仙":他们本是上古仙人,

"羽化竟何在":如今成仙踪迹何处寻?

# 羽化:道家以仙去为羽化。

"浮生速流电":人生短暂如闪电,

# 流电:形容人生短促,似流电。,浮生:人生。

"倏忽变光彩":转瞬容颜焕发光彩。

"天地无凋换":天地永恒不曾衰败,

# 凋换:凋落变化。

"容颜有迁改":人的容颜却已更改。

"对酒不肯饮":面对美酒不愿痛饮,

"含情欲谁待":满怀情思又能等待谁?

# 含情:形容心情不欢畅。

"劝君莫拒杯":劝你莫推辞这杯酒,

"春风笑人来":春风都在笑你独自徘徊。

"桃李如旧识":桃李好似旧日相识,

"倾花向我开":纷纷绽放花朵向我迎来。

"流莺啼碧树":黄莺在绿树上啼鸣,

"明月窥金罍":明月悄悄爬上我的酒杯。

# 金罍:用黄金装饰的酒器。

"昨来朱颜子":昨日还是红润面庞,

# 来:一作“日”。

"今日白发催":今日白发已催人衰老。

"棘生石虎殿":荆棘丛生石虎殿,

# 石虎殿:后赵石虎建造的宫殿。

"鹿走姑苏台":麋鹿游荡姑苏台。

# 鹿走姑苏台:比喻国家败亡。

"自古帝王宅":自古帝王的宫阙,

"城阙闭黄埃":如今黄尘掩门闭门深。

# 闭:一作“避”。

"君若不饮酒":若你此刻不饮酒,

"昔人安在哉":古人的痕迹何处找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乐府诗,借乐府旧题抒发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以游仙起兴,通过“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等追慕古人仙踪,却转而反思“羽化竟何在”的虚无,暗含对求仙的质疑。诗中“浮生速流电”与“天地无凋换”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光阴易逝、容颜凋零的无奈,而“对酒不肯饮”至“君若不饮酒”的反复诘问,则将情感推向纵酒释怀的豁达,最终以“棘生石虎殿”等历史兴衰意象收束,暗讽帝王霸业终归尘土的虚妄。作品通过虚实交织的意象群,既流露对个体生命局限的感怀,亦暗含对历史循环的深沉叩问,展现李白诗歌“飘逸中见沉郁”的独特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以赤松子、安期生两位仙人为引,通过“栖金华”“入蓬海”的仙踪意象,既暗合李白早年“十五游神仙”的求道经历,又以“羽化竟何在”的诘问,流露出对长生幻境的幻灭感,仙踪渺渺与“朱颜子”转瞬“白发催”的强烈对比,揭示出求仙不成的深层失落。诗中“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以“流电”喻生命短暂,与“天地无凋换”的永恒宇宙形成时空张力,既承袭汉乐府“人生如朝露”的慨叹,又注入盛唐文人特有的生命焦虑;而“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借古都荒墟的意象,将历史兴衰与个体生命共构为“城阙闭黄埃”的苍茫图景,暗含对盛极而衰的警醒。末句“劝君莫拒杯”陡转,以“春风笑人”的拟人化笔法消解悲怆,桃李倾花、流莺明月等意象群构建出超脱现实的醉境,在“对酒不肯饮”的矛盾中,既延续曹植“置酒高堂”的宴饮传统,又以“昔人安在哉”的终极叩问,完成从游仙执念到现世放达的精神突围——这种“悲欣交集”的结构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下一篇:唐·李白《北上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