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柱史何昂藏":绣衣御史真是仪表雄伟,气宇不凡,
# 昂藏:气宇不凡貌。,柱史:即柱下史。,绣衣:指御史。
"铁冠白笔横秋霜":戴铁冠,执白笔,横扫秋霜。
# 白笔:古时御史替白笔。《御览》卷二二七引《魏志》曰:“帝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为何官何主?’左右不对,辛毗曰:‘此谓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今者直备官,但珥笔耳。”
"三军论事多引纳":三军论事多引纳你的意见,
"阶前虎士罗干将":庭阶前罗列虎士干将。
# 干将:宝剑名。
"虽无二十五老者":幕府里虽然没有二十五个老智者,
# 二十五老者:《说苑·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且有一翁钱少阳":但有一老翁名叫钱少阳。
"眉如松雪齐四皓":眉如松雪,和商山四皓一样,
"调笑可以安储皇":调笑之间就可以安保储皇。
# 储皇:太子。
"君能礼此最下士":潘君能礼待这样最下等的士人,
"九州拭目瞻清光":海内九州拭目以待你们的清光照耀。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友抒怀诗。诗中描绘了潘侍御身为御史时的昂扬气度与刚正风采,同时刻画了钱少阳虽非商山四皓之列,却有着如松雪般的神采,可与四皓相媲美,其言谈能安稳储君。体现了李白对潘侍御礼贤下士之举的赞赏,以及对钱少阳出众德才的推崇。表达了诗人对贤才被礼遇的赞赏,以及自身对贤德与正义的向往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钱少阳”“眉如松雪齐四皓”两句化用了“商山四皓”的典故。“二十五老者”“四皓”均指秦末隐居商山的四位贤士,他们因辅佐刘邦安定汉室、稳固太子地位而闻名。诗人以“钱少阳齐四皓”的对比,既点出钱少阳虽非历史上的四皓,却具备与四皓相当的德才与声望,含蓄赞美其贤能可安储君的价值。比喻:“铁冠白笔横秋霜”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御史潘侍御手持的“白笔”(象征监察权力的文具)比作“秋霜”,以秋霜的凛冽、洁净特质,生动描绘出潘侍御执法严明、品格清正的刚直形象,强化了其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度。侧面描写:“眉如松雪齐四皓”一句以松雪喻指钱少阳的眉发之姿,暗将其德行才学与秦末避世隐居的商山四皓相类比,从侧面含蓄表达了对隐逸贤士的倾慕与尊崇。
3. 分段赏析
“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开篇以“绣衣柱史”(汉代监察官职)起笔,喻指钱少阳的御史身份。“昂藏”二字凸显其风骨峻拔,“铁冠白笔”的服饰描写暗含刚正不阿之意。“横秋霜”三字以秋霜之凛冽比喻其威严,既写冠上白笔如霜,亦显其“三军论事多引纳,阶前虎士罗干将。”转写钱少阳的政治影响力。“三军论事”展现其参与军机决策的权威,“多引纳”强调他善于纳谏的胸襟。“虎士罗干将”以猛士佩带吴越名剑“干将”为喻,既写其麾下人才济济,又暗喻其麾下武力与谋略并重。“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钱少阳。”此处用典“商山四皓”(秦末隐士,后称“四皓”),但反其意而用之——虽无传说中二十五位贤者齐聚的盛况,却有钱少阳这等栋梁之才。“一翁”之称既表敬重,又暗含对其独当一面的期许。“眉如松雪齐四皓,调笑可以安储皇。”细节刻画钱少阳的风采与才能。“眉如松雪”以苍劲古松喻其老而弥坚,“齐四皓”将其与隐逸高士比肩。“调笑可以安储皇”则突出其政治智慧——能以轻松方式化解储君(太子)身边的危机,展现其圆融处世之能。“君能礼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转为对“潘侍御”的劝勉。“最下士”表面谦称钱少阳,实则反衬礼贤下士的可贵。“九州拭目”以天下人翘首期盼的意象,强调任用贤才对社稷的重要意义,“清光”既指钱少阳的德行光辉,亦喻政治清明之愿景。
上一篇:唐·李白《捣衣篇》
下一篇:唐·李白《相和歌辞·对酒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