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ǎo
piā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guī
jiā
rén
nián
shí
pín
é
duì
yǐng
hèn
féng
jiāng
shàng
chūn
guī
yàn
xián
yún
zhōng
chǐ
shū
shǒu
kāi
jiān
cháng
tàn
kuáng
yóu
shù
jiāo
běi
wàn
jiāo
shuǐ
běi
liú
yuàn
wèi
shuāng
yàn
fàn
zhōng
zhōu
jūn
biān
yún
yōng
qīng
qiè
chù
tái
shēng
hóng
fěn
lóu
lóu
shàng
chūn
fēng
jiāng
xiē
shuí
néng
lǎn
jìng
kàn
chóu
xiǎo
chuī
yuán
guǎn
suí
luò
huā
dǎo
róng
xiàng
míng
yuè
míng
yuè
gāo
gāo
lòu
cháng
zhēn
zhū
lián
yǎn
lán
táng
héng
chuí
bǎo
tóng
xīn
jié
bàn
qióng
yán
xiāng
qióng
yán
bǎo
lián
zhī
jǐn
dēng
zhú
yíng
yíng
zhào
qǐn
yǒu
biàn
便
píng
jiāng
jīn
jiǎn
dāo
wèi
jūn
liú
xià
xiāng
zhěn
zhāi
jǐn
tíng
lán
jiàn
jūn
hóng
jīn
shì
lèi
shēng
yīn
yūn
míng
nián
ruò
gèng
zhēng
biān
sài
yuàn
zuò
yáng
tái
duàn
yún

译文

闺阁里的佳人还不到二十岁,她面对镜中的孤影,深感与丈夫离别的痛苦。忽然看见江上的燕子飞回,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发出长叹息,原来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边。悠悠的交河之水万里北流,她多么想与她丈夫化作一对鸳鸯在河洲中双栖并游啊。夫君的战马绕着边云,而她的红粉楼下也长满了青苔。眼看着楼上春风将歇,谁老愿意对镜看着形容不整的鬓发发愁呢。她早晨在落花中吹着筼管,夜晚在明月下捣着征衣。明月高高刻漏渐长,夜色已深,兰房门前垂着珍珠帘子。床帐之上垂着同心结,琼筵上飘来了阵阵苏合香。琼筵和宝帐都用连理枝的图案装饰着,荧荧的灯烛照着她一人孤眠。她将用剪刀为夫君裁做一个相思枕,让来使给他捎去。她将庭中的兰花摘尽也不见夫君回来,红手帕都让她的眼泪湿透了。明年夫君若是再出征边塞,她多么想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云朵,远随夫君而去呀。

逐句剖析

"闺里佳人年十馀":闺阁里的佳人还不到二十岁,

"颦蛾对影恨离居":她面对镜中的孤影,深感与丈夫离别的痛苦。

# 离居:分居。,颦蛾:即蹙眉,皱眉头。嚬:即“颦”。蛾:指蛾眉。

"忽逢江上春归燕":忽然看见江上的燕子飞回,

"衔得云中尺素书":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

# 尺素书:绢写成的书信。在纸张发明或通行前,古人多用一尺见方的绢写信,故云“尺素书”。《文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吕向注:“尺素,绢也。”

"玉手开缄长叹息":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发出长叹息,

# 开缄:开拆(函件等)。李白《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狂夫犹戍交河北":原来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边。

# 狂夫犹戍交河北:谓丈夫还在交河戍守。狂夫:称丈夫的谦辞。狂:一作“征”。交河:地名,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的雅尔和屯。有水原出县北天山,交流于城下,故名。西汉时为车师前国首府。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设交河县。

"万里交河水北流":悠悠的交河之水万里北流,

"愿为双燕泛中洲":她多么想与她丈夫化作一对鸳鸯在河洲中双栖并游啊。

# 中洲:洲中。《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王逸注:“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双燕:一作“双鸟”。

"君边云拥青丝骑":夫君的战马绕着边云,

# 青丝骑:用青丝为饰的马。一说指骢马。青丝:指马缰绳。刘孝绰《淇上人戏荡子妇示行事诗》:“不见青丝骑,徒劳红扮妆。”此用其句意。

"妾处苔生红粉楼":而她的红粉楼下也长满了青苔。

# 红粉楼:女子居处。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楼上春风日将歇":眼看着楼上春风将歇,

"谁能揽镜看愁发":谁老愿意对镜看着形容不整的鬓发发愁呢。

# 揽镜:持镜;对镜。《晋书·王衍传》:“然心不能平,在车中揽镜自照,谓导曰:‘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

"晓吹员管随落花":她早晨在落花中吹着筼管,

# 员管:即筼(yùn)管,筼竹作成的管,西域的一种类似笛的乐器。一说“员”通“圆”,员管指羌笛,是一种吹奏乐器。

"夜捣戎衣向明月":夜晚在明月下捣着征衣。

# 戎衣:军服,战衣。《尚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明月高高刻漏长":明月高高刻漏渐长,

# 刻漏:即漏壶,古代的计时器,有单壶和双壶两种。单壶壶内盛水,水上浮刻标,下有漏水孔。随水之漏,浮标下沉;双壶以上壶水注入下壶,下壶水上浮刻标,较之单壶的优点是,下壶因为有同样速率的来水补充,壶内液位基本保持恒定,其自身的滴水速度就能保持均匀。因以刻度计时,故名刻漏。此指双漏壶。

"真珠帘箔掩兰堂":夜色已深,兰房门前垂着珍珠帘子。

# 真珠帘箔掩兰堂:谓珍珠串成的帘子遮掩着充满香气的住室。真珠:即珍珠。帘箔(bó):就是帘子。兰堂:芳香华贵的居室。多指女子居室。

"横垂宝幄同心结":床帐之上垂着同心结,

# 横垂宝幄同心结:谓在华贵的帷帐内挂着同心结。幄(wò):帷帐。宝幄:华丽珍贵的帐慢。同心结:用锦带编成的菱形连环文结,以象征爱情的坚贞。

"半拂琼筵苏合香":琼筵上飘来了阵阵苏合香。

# 半拂琼筵苏合香:谓在拂拭得干净的桌案上摆列着珍美的筵席,同时还有产于西方的苏合香。苏合香:大秦国合多种香所煎制成的一种香料。《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古罗马)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法苑珠林》卷四十九:《广志》曰:苏合香出大秦国,或云苏合国。国人采之,榨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贾客。或云。合诸香草煎为苏合,非自然一种物也。

"琼筵宝幄连枝锦":琼筵和宝帐都用连理枝的图案装饰着,

# 连枝锦:用连理枝所装饰的图案。连枝:枝叶相连的花草,本喻兄弟关系,这里用以象征夫妻感情。

"灯烛荧荧照孤寝":荧荧的灯烛照着她一人孤眠。

# 荧荧:微光闪烁貌。汉秦嘉《赠妇诗》:“飘飘帷帐,荧荧华烛。”

"有便凭将金剪刀":她将用剪刀为夫君裁做一个相思枕,

# 有便:一作“有使”,假设之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为君留下相思枕":让来使给他捎去。

"摘尽庭兰不见君":她将庭中的兰花摘尽也不见夫君回来,

"红巾拭泪生氤氲":红手帕都让她的眼泪湿透了。

# 氤氲:原意为云气迷漫貌,此指女主人公因流泪而视力模糊。

"明年若更征边塞":明年夫君若是再出征边塞,

"愿作阳台一段云":她多么想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云朵,远随夫君而去呀。

# 愿作阳台一段云:意谓女主人公极度思念丈夫,若再见不到丈夫,愿跟巫山神女一样,化作彩云,与丈夫欢会于阳台。阳台:台名,在巫山,此用巫山神女事。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男女欢会之所为阳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捣衣篇》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围绕闺中少妇思念远征丈夫展开。通过描写少妇收到丈夫来信后的复杂情感与行为,展现其“恨离居”的哀怨。全诗情景交织,在绮丽的辞藻中蕴含着对战争的厌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该题虽作“捣衣”,但诗中“捣衣”并非重点描写内容,只是作为闺怨的代名词。李白此诗是为闺怨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闺怨诗。诗中描述了一位不满二十岁的闺中佳人,与丈夫分离,独自生活。春日归燕带来丈夫在交河征战的消息,佳人读信后,回忆往昔并畅想与丈夫化作双燕同游。然而现实中,丈夫远在天边,她只能在岁月流逝中,晨起吹笛、夜捣戎衣,借象征爱情的物品寄托相思。最后表达了若丈夫明年再征边塞,自己愿化云相随的深切情感,体现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导致分离的哀怨。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中既描绘了春日归燕、明月高挂、兰花绽放等景色,又融入了佳人的哀怨、思念等情感,使情与景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象征:以“同心结”“连枝锦”等象征爱情的物品,烘托出佳人的相思之情;用“春燕”“明月”等意象,营造出孤寂的氛围。想象:“愿为双燕泛中洲”“愿作阳台一段云”等语句,借助想象表达了佳人对丈夫的深情和渴望团聚的心愿。

3. 分段赏析

“闺里佳人年十余,颦蛾对影恨离居。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开篇点明佳人年纪及“恨离居”的状态,春归燕带来书信这一情节,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佳人读信后长叹,知晓丈夫仍在交河驻守,随即产生与丈夫化作双燕同游的愿望,体现出对团聚的渴望。“君边云拥青丝骑……愿作阳台一段云”:这部分通过描写佳人所处环境的变化,如春光将歇、青苔生长等,以及她的日常行为,如捣衣、准备相思枕等,展现出她的孤独和对丈夫的思念。最后“愿作阳台一段云”一句,将思念之情推向极致。

4. 作品点评

《捣衣篇》具有初唐格调,辞藻绮丽却不失真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展现了闺中少妇的情感世界,将其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不满蕴含其中。与初唐其他闺怨诗相比,此诗在绮丽中情感更为丰满蕴藉,以刻画人物的叙事为首要,继承了汉魏乐府风骨,怨而不怒,具有传统诗“风人之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萧士赟注:末句曰:“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意谓滔滔不归,则惟有托梦以从其夫于四方上下耳。此亦极其怀思之形容也欤!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太白《捣衣篇》等,亦是初唐格调。

明胡应麟《诗薮》

# 子安《捣衣》尚袭梁陈,此虽绮丽有余,而神骨自胜矣。

明邢昉《唐风定》

# 押韵平仄互用,通篇无一句不协声律,可谓奇矣。好句法,是开香山模范者,不似谪仙人平生口吻(“君边云拥”二句下)。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下一篇:唐·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