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大庭库":迎着朝阳,登上曲阜城高耸的大庭库,
# 大庭库:鲁国库名。大庭,本为国名。炎帝,号神农氏,又号大庭氏,自陈迁曲阜。鲁国于大庭氏旧址设库,故名大庭库。
"云物何苍然":云雾气象为何如此苍茫。
# 云物:犹言景物。《左传》:“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杜预注:“云物,气色灾变也。”
"莫辨陈郑火":难以分辨陈国与郑国的烽火,
# 陈郑火:史载鲁昭公十八年陈国、郑国发生大火灾。
"空霾邹鲁烟":烟雾徒然笼罩着邹鲁之地。
# 霾:一种天气现象,混浊不清。
"我来寻梓慎":我今日前来寻访梓慎的遗迹,
# 梓慎:春秋鲁国人名,他曾登大庭库观气,知是宋、卫、陈、郑有火灾。
"观化入寥天":仰望天道变化,思绪飘向邈远的苍穹。
# 寥天:《庄子》:“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郭象注:“入于寂寞,而与天为一也。”宋之问诗:“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
"古木朔气多":苍老的树木间,北风凛冽,
"松风如五弦":松涛阵阵,声如五弦琴鸣。
# 五弦:乐器名。
"帝图终冥没":曾经的帝王霸业终究湮灭无存,
# 冥没:消失,消亡。,帝图:帝王的基业,此指炎帝大庭氏的基业。《宋书》:“帝图凝远,瑞美昭宣。”
"叹息满山川":山川间回荡着后人的叹息。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清晨诗人登上大庭库,眼前云雾缭绕,一片苍茫景象。“何苍然”以惊叹语气,突出大庭库周围环境的雄浑壮阔,营造出一种古朴、深沉的氛围。“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运用历史典故,“陈郑火”指春秋时陈、郑两国发生的火灾,“邹鲁烟”代指邹鲁之地曾经历的兴衰变迁。如今这些历史痕迹已难以分辨,只剩下一片烟雾迷茫,表达出岁月的沧桑巨变,昔日繁华与纷争都已消逝在历史尘埃中,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诗人来此寻找梓慎遗迹,试图从历史中洞察万物变化,思绪仿佛进入辽阔高远的天空。梓慎是春秋时的占星家,能预知自然变化。“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古老树木充满北方的寒气,松间风声犹如美妙的五弦琴音。然而,帝王的宏图霸业最终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诗人的叹息弥漫于山川之间。前两句以景衬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将对历史兴衰的惋惜、对人世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出来,借景与情的交融,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沉叹息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上一篇: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下一篇:唐·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