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本不动":你像清水一样矜持,
"桃花发岸傍":我像桃花生长在河岸。
# 发:生长。
"桃花弄水色":桃花戏弄水色,
"波荡摇春光":水波荡漾起春光。
# 波荡:水波荡漾。
"我悦子容艳":我喜欢你的容颜,
# 子:你。这里是男子对女子的美称。,悦:喜欢。
"子倾我文章":你喜爱我的文章。
# 倾:钦佩,倾慕。
"风吹绿琴去":我用绿绮琴弹指奏起,
# 绿琴:即绿绮琴,司马相如之琴。这里代指诗中男主人公弹奏的琴。
"曲度紫鸳鸯":紫鸳鸯,琴声随风飘扬。
# 紫鸳鸯:即诗中男子所弹奏的曲谱名。,曲度:即度曲,作曲,按曲谱弹奏歌唱。
"昔作一水鱼":我们曾经欢如鱼水,
# 一水:同一池中。
"今成两枝鸟":如今却成为两颗树上的鸟儿。
"哀哀长鸡鸣":夜夜相对哀鸣,
"夜夜达五晓":一直到天亮。
# 五晓:即五更,指天快亮的时候。五:一作天。
"起折相思树":我折一支相思树枝送给你,
# 相思树:能够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树,红豆等,都称为相思树。
"归赠知寸心":聊表我寸心。
# 寸心:即区区之心。
"覆水不可收":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
# 覆水:指水泼在地上,比喻不可挽回。
"行云难重寻":飘出去的云朵哪里找回。
# 行云:飘来飘去的云彩。
"天涯有度鸟":就算我们分隔天涯,
# 度鸟: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如台湾相思树、红豆树、海指飞来飞去的鸟,比喻男子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天涯:即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莫绝瑶华音":别忘记托鸟儿带来你的音讯。
# 瑶华音:珍贵的音信。《楚辞·九歌·大司命》曰:“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瑶华:指仙境中的玉花,比喻珍贵美好。谢朓诗曰:“惠而能好我,问以瑶花音。”,莫绝:不要断绝。瑶华音:珍贵的音信。《楚辞·九歌·大司命》曰:“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代别情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古诗。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诗作,李白以代笔的形式,相当于替人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诗中运用带有古民歌色彩的质朴语言,生动地追述了男主人公从当初对情人的倾心恋慕,到后来无奈分离,直至如今处于“覆水难收”境地的感情变化轨迹。着重表现出男子对旧情的深切怀念,尽管现状令人感伤,可结尾仍流露出希望与情人再通音信、重续柔情的期盼,整首诗洋溢着脉脉深情,营造出伤感又缱绻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象征:“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旁。”诗中的男子自比清水,借以象征自己的纯洁心灵和贞洁的感情。比喻:全诗多出应用比喻手法,像男子自比清水、情人比作桃花,以及“覆水”“行云”“瑶华”等比喻,深入分析这些比喻如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爱情的变化以及分离后的心境等,是这段文字的核心写作手法。
3. 分段赏析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此句以自然景象起兴,描绘静谧的池水与岸边桃花相映成趣的画面。“清水”象征男子内心的澄澈与情感的纯粹,“桃花”则暗喻女子的明艳动人。静态的池水与动态的桃花形成对比,既暗示两人初遇时情感的萌动,又以自然之景隐喻爱情的纯净与美好。通过“不动”与“发”的动静结合,展现情感初生时的和谐与生机。“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弄”字赋予桃花拟人化的灵动感,桃花轻拂水面,搅动春光,暗喻男女情意的缠绵交织。水波荡漾与春光摇曳的意象,既呼应前句的“清水”“桃花”,又以视觉的流动感暗示情感的深化。此句通过动态描写,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展现爱情初绽时的热烈与绚烂。“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直抒胸臆,点明两人情感的相互吸引。“悦”与“倾”互为因果,男子倾慕女子的容颜,女子则钦慕男子的才华(“文章”既指诗文,亦隐喻学识与志趣)。此句以直白的语言打破前文的含蓄,凸显情感的真挚与平等,同时为后文的分离埋下伏笔——才华与容颜的契合终难敌现实的阻隔。“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绿琴”(绿绮琴,司马相如琴)象征男子的情思寄托,“紫鸳鸯”则暗喻两人爱情的和谐美好。风吹琴音远逝,曲调中萦绕着鸳鸯的意象,既暗示男子借琴声倾诉相思,又以“风吹”“曲度”的动态画面,表现美好时光的流逝与爱情的脆弱。此句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后文离别的苦涩。“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以“鱼”与“鸟”的意象对比,浓缩情感变迁。“一水鱼”象征亲密无间的相守,“两枝鸟”则暗喻分隔两地的孤独。比喻贴切而富有张力,既体现空间阻隔的无奈,又以“昔”与“今”的时序对比,强化物是人非的哀伤。此句为全诗情感转折的关键。“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长鸡鸣”与“夜夜达五晓”以听觉意象渲染时间的漫长与煎熬。鸡鸣本为自然现象,在此被赋予主观情感色彩,凸显男子彻夜难眠的孤寂。叠字“哀哀”与重复“夜夜”强化了情感的沉重感,展现离别后难以排遣的痛苦。“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相思树”为典故意象(如《楚辞》中的相思树),折枝相赠是古代寄托相思的传统行为。此句以动作细节(“起折”)展现男子试图通过具体行动传递心意,但“归赠”却暗示无法相见的现实。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体现“礼轻情意重”的古典抒情方式。“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连续用典强化绝望之情。“覆水难收”(姜子牙妻马氏弃夫典故)比喻决裂之不可逆,“行云难重寻”(宋玉《高唐赋》云雨意象)暗喻欢愉的消逝与重逢的无望。两句以自然现象类比情感的不可挽回,语言凝练却力透纸背,深化全诗的悲剧色彩。“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结尾以“天涯”与“度鸟”(孤独飞鸟)的意象,勾勒出时空的辽阔与个体的渺小,却以“莫绝瑶华音”寄托希望。“瑶华音”化用《楚辞》与谢朓诗,将音信比作仙境之花,既显珍贵,又暗含对美好重逢的渺茫期待。此句于凄凉中透出坚韧,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整体而言,此诗围绕诗中两人感情的发展历程构建主题架构。开篇回溯二人年轻时的倾心爱慕,随后叙述此后经历的分离,接着展现因长久别离致使相聚无望的现实,最终以期望互通音信作为收尾。
上一篇:唐·李白《留别王司马嵩》
下一篇:唐·杜甫《海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