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昔飞动":九州海水飞腾,难民如潮,
"三龙纷战争":往昔魏蜀吴三龙战争。
"钟山危波澜":钟山危波狂澜,
"倾侧骇奔鲸":倾崩之势如飞奔的鲸鱼。
"黄旗一扫荡":孙氏举黄旗一扫东南,
"割壤开吴京":割据开辟吴国京城。
"六代更霸王":延续六代更换霸王,
"遗迹见都城":都城可见遗迹。
# 都:一作空。,迹:一作都。
"至今秦淮间":至今秦淮河边,
"礼乐秀群英":群英辈出,礼乐秀丽。
"地扇邹鲁学":传播邹鲁的学问,
"诗腾颜谢名":更有颜延之与谢灵运的诗名悠扬。
"五月金陵西":五月的金陵,春意阑珊,
"祖余白下亭":大家在白下亭为我设酒宴送行。
"欲寻庐峰顶":我想去庐山峰顶,
"先绕汉水行":逆汉水而行。
"香炉紫烟灭":香炉峰的紫烟消散,
"瀑布落太清":银河瀑布落下太空。
"若攀星辰去":我在庐山峰顶攀登星辰而去,
"挥手缅含情":向你们挥手,脉脉含情。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李白《留别金陵诸公》为五言古诗。开篇借“海水昔飞动”写金陵往昔三国纷争等动荡,以“六代更霸王”显其历史底蕴,“至今秦淮间”赞当下文化昌盛。后点明五月在金陵西白下亭与友人饯别,将往庐山,借想象庐山美景,抒发对行程的憧憬与和友人分别的不舍。
2. 写作手法
比喻:“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钟山在战争动荡中的景象比作大海波澜,仿佛能使奔鲸惊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局势的危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用典:“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邹鲁学”指代儒家文化,因邹鲁是孔子、孟子故乡,是儒家文化发源地;“颜谢”指颜延之和谢灵运,两位南朝著名诗人。此句用典,表明金陵传承儒家文化,诗歌创作有颜谢之风,凸显金陵文化昌盛。
3. 分段赏析
前八句:“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从历史角度入手,描绘金陵往昔战火纷飞的场景,展现其作为六朝古都的兴衰变迁,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中间四句:“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由古及今,夸赞当下金陵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突出其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为下文的送别增添了文化氛围。最后六句:“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点明送别时间、地点,表明自己的行程方向,通过对庐山美景的想象,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挥手缅含情”体现出与金陵诸公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上一篇:唐·刘长卿《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下一篇:唐·李白《留别贾舍人至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