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píng
wáng
zhì
ān
shào
shān
shuǐ
fě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fěn
wéi
kōng
tiān
dān
qīng
zhuàng
jiāng
hǎi
yóu
yún
zhī
guī
jiàn
bái
ōu
zài
píng
zhēn
rén
wáng
zhì
ān
chén
yín
zhì
yuàn
guà
guān
sōng
shí
dèng
dài
qiū
chóu
guī
zuò
xiǎo
hán

译文

墙壁雪白正可作天空,用丹青绘出江海。浮云不知归还,白鸥日日长在。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画前欲辞官。秋色笼罩着松溪和石阶,拂晓的凉意使愁客想把家还。

逐句剖析

"粉壁为空天":墙壁雪白正可作天空,

# 粉壁:用白石灰粉刷的墙壁。

"丹青状江海":用丹青绘出江海。

"游云不知归":浮云不知归还,

# 游云:指在外做官的人,一作浮云。

"日见白鸥在":白鸥日日长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博平真人王志安,

# 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的人。《庄子·大宗师》:“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后称道士或有才德的人,也谓之真人。,博平:唐河北道博平郡的博平县,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

"沉吟至此愿挂冠":沉吟画前欲辞官。

# 挂冠:挂冠,即辞官。冠,帽子。《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南史》:萧视素为诸暨令,到县十余日,挂衣冠于县门而去。《释常谈》:休官谓之挂冠。西汉冯萌见王莽篡逆、乃曰:“不去,祸将及身。”遂解冠挂于城东门而去。《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冯萌见王莽篡汉,便解冠挂在城东门而去。后世因以“桂冠”指代辞官。

"松溪石磴带秋色":秋色笼罩着松溪和石阶,

# 石磴:石阶。《韵会》:“磴,登涉之道也。”

"愁客思归坐晓寒":拂晓的凉意使愁客想把家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是盛唐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为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上的美景,如粉壁似空天、丹青绘江海,还有游云、白鸥等景致。诗中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隐逸的向往,也流露出客居思归的思乡之情。在写作手法上,运用铺叙描绘画面,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来传达情感,还通过对有气势事物和动词的运用,营造出飞扬跋扈的气势。诗歌格式上五言与七言融合,体现了李白不拘一格的特色。该诗展示了李白高超的咏物题画技巧,以及其豪放不羁的诗歌风格,是李白诗歌中颇具特色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由李白所作。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认为是于开元二十五年(737)而作。具体创作缘由或许是李白观赏了博平王志安少府的山水粉图后,被图中景致所触动,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心境,有感而发写下此诗,表达了他当时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诗,也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上的山水景色,如天空、江海、浮云、白鸥等,借对粉图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隐逸思想、追求自由的精神,以及客居他乡的愁绪和思归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借浮云漂泊和白鸥自在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隐逸的思想,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融情于景:“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把诗人的愁绪和思归之情融入到带有秋色的松溪和石磴的景色中,使景色也带上了情感色彩,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孤独、思乡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以铺叙开篇,生动展现出山水粉图中粉壁似空天、丹青绘江海的开阔画面,体现出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描写技巧。“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进一步描绘粉图中的景物,通过浮云和白鸥的描写,营造出幽闲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思想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为后文写王志安的归隐之思做铺垫。“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明写王志安欲挂冠归隐,实则也暗喻自己的江海之志,借他人之事表达自己的情怀。“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运用融情于景,将诗人作为愁客的思归之情融入到带有秋色的松溪和石磴之中,点明时间,突出了诗人漂泊的孤独感和思乡的酸楚之情。

4. 作品点评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是李白诗歌中具有特色的题画之作。其在写作上,巧妙运用多种手法,如铺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生动地描绘出粉图景色,传达出丰富的情感。诗歌格式上,五言与七言融合,体现了李白诗歌不拘一格、自由奔放的风格。通过对有气势的事物和动词的运用,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气势,使读者能感受到李白诗歌的豪放与洒脱。该诗既展示了李白在咏物题画方面的高超技巧,也反映了他追求自由、向往隐逸的思想以及客居思乡的情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研究李白诗歌风格和思想的重要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题解:唐河北道博州平郡有博平县。

唐李白《李白诗歌全集》

# 此诗先用五言四句描绘壁画之景,后以七言四句抒写作者之情,形式活泼而自然。

近代孔寿山《唐朝题画诗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下一篇:唐·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