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长久地思念啊,
"在长安":我们相思在长安。
#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络纬秋啼金井阑":秋天里,纺织娘在金井阑边啼叫,
# 金井阑:精美的井阑。,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微霜凄凄簟色寒":薄霜凄清,竹席透出阵阵寒意。
# 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簟,凉席。,微:一作凝。
"孤灯不明思欲绝":孤灯昏暗,思念之情到了极点,
# 不明:一作“不寐”,又作“不眠”。
"卷帷望月空长叹":卷起帷帐,仰望明月,徒然长叹。
# 帷:窗帘。
"美人如花隔云端":思念的人儿像花一样美丽,却远在云端!
# 美人如花:一作“佳期迢迢”。
"上有青冥之长天":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 长天:一作“高天”。,青冥:青色天空。
"下有渌水之波澜":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 渌水:清水。渌:清澈。
"天长路远魂飞苦":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 关山难:关山难渡。
"长相思":长相思呵长相思,
"摧心肝":每每相思摧心肝!
# 摧:伤。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属于相思题材。前一部分从开篇直至“美人如花隔云端”,着重刻画了诗中主人公身处“长安”时饱受相思煎熬的苦情。诗中勾勒出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尽管其居处或许华贵,然而内心却被寂寞与空虚填满。自“上有青冥之长天”往后直至篇末,则为第二部分,描绘了一场如梦游般充满奇幻色彩的追求之旅。全诗巧妙地借助对情景的细腻刻画来渲染气氛。诗中的情感虽悲恸万分,却毫无萎靡不振之态。它所抒写的男女相思之情,极为深刻地展现出离人之间的相思之苦,情真意切且缠绵悱恻。与此同时,也含蓄地寄托了诗人追求政治理想却无法实现的苦闷心境。
2. 分段赏析
从“长相思,在长安”到“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以细腻笔触,刻画了一位在长安城中饱受相思折磨的幽独者形象。尽管居处华贵,从“金井阑”等细节可窥见其生活优渥,但其内心却被无尽的寂寞与空虚填满。诗人采用层层渲染环境氛围的手法,将主人公的情感娓娓道来。首先以听觉切入,纺织娘的凄切鸣叫在寂静中回荡,暗示岁暮时分,更添孤栖者的落寞。接着描写肌肤所感,“霜送晓寒侵被”的清冷时节,主人公辗转难眠。“微霜凄凄”寒意刺骨,“簟色寒”则暗示其早已起身,在“罗帐灯昏”的昏暗中,愁绪愈发浓重。一个“孤”字,既写灯火黯淡,更直抵人物孤寂的内心,相思之情也由此被点燃。“思欲绝”三字,将其相思之苦推向极致。随后,主人公卷起帷幕,映入眼帘的是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后,关键之语“美人如花隔云端”破空而出,至此,“长相思”的题旨得以清晰呈现。这位如花美人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隔云端,如同天边明月,徒留无尽怅惘,也道出了主人公“空长叹”的缘由。值得一提的是,此句作为全诗唯一的单句,独立而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足见这一意象正是诗人着力凸显的核心。从“上有青冥之长天”至“长相思,摧心肝”,诗人紧紧承接“美人如花隔云端”,开启一场如梦似幻的追求之旅。在浪漫奇想中,诗中人的梦魂冲破现实束缚,竭力追寻思念之人。然而,天地辽阔,上有深邃高远的苍穹,下有波涛汹涌的绿水,更有重重关山阻隔,即便不懈追寻,最终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此处,李白的想象奇绝奔放,诗句的音律与情感表达更是相得益彰。“青冥”与“高天”语义相近,“波澜”与“渌水”似有重复,但“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这样的表述,非但不觉赘余,反而使音调悠长婉转,形成回环咏叹的韵律美。再看“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从语义逻辑而言,正常语序应为“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但诗人如此安排,不仅押韵巧妙,更运用连珠格,以连绵不绝的音韵,生动描绘出因关山阻隔而生的无尽愁绪,辞藻清丽,情意婉转,感人至深。这场追寻无果而终,诗以沉痛的“长相思,摧心肝!”收尾。“长相思”呼应开篇,“摧心肝”则将“思欲绝”的情感进一步升华。简短有力的结句,彰显出执着的情感力量,全诗虽悲怆哀婉,却无丝毫萎靡之气,尽显豪迈风骨。
3. 作品点评
整首诗以“长相思”起兴,在婉转低回的倾诉中铺陈情感,最终又以“长相思”收束全篇,形成首尾呼应的精妙结构。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对称和谐之美,韵律流转自然,节奏铿锵有力,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深沉的情感表达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抒情的感染力。诗人巧妙地将对政治理想求而不得的苦闷心绪,寄寓于绵长悠远的相思之情中,使整首诗在含蓄委婉的表达中,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与强烈的情感张力。
下一篇:唐·李白《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