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yuá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yuè
dāng
lóu
mǎn
hán
jiāng
dòng
fēi
wěi
jīn
dìng
zhào
wèi
quē
kōng
shān
jìng
gāo
xuán
liè
xiù
宿
yuán
sōng
guì
wàn
gòng
qīng
huī

译文

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廖。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

逐句剖析

"孤月当楼满":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

# 满:特指圆月。,当:对着,当楼即为对着楼。,孤月: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寒江动夜扉":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 夜扉:夜间的屋门。,动:闪动。,寒江: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委波金不定":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

# 不定:不住,不止。,金:水波闪动着的金光。,委:委蛇,曲折绵延,委波,绵延不断的波浪。

"照席绮逾依":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

# 依:仍旧。,逾:越,更加。,席绮:绮席,漂亮的席具。

"未缺空山静":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

# 空山:幽深人少的山林。,未缺:即满月的代称。

"高悬列宿稀":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 稀:星星稀少。,列宿:众星,列宿。,高悬:高挂,这里指圆月高挂夜空。

"故园松桂发":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

# 松桂发:松树在长,桂树开花。桂:一作菊。,故园:故乡。

"万里共清辉":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

# 清辉:月亮的光辉。,共:与亲人一起。,万里:形容非常远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月圆》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月圆之夜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面对明月时的孤独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前六句描绘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上圆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影、室内月光、月下幽静的山林以及稀疏的星空。这些画面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展现了诗人对月圆之夜的细腻观察。最后两句“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与亲人共赏明月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月圆》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思乡怀人诗。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波光闪烁,月洒江波、金光不定,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以及月明中天、疏星稀落。最后两句“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则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远方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清冷而开阔,通过对月圆之夜的描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诗中既有静态的描写,“孤月当楼满”“未缺空山静”,又有动态的描写,“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动静结合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传神。虚实结合:“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诗人通过对眼前月景的描写(实写),联想到故乡的松桂和远方的亲人(虚写),虚实相生,情感丰富。这种手法不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还深化了思乡的主题。借景抒情:“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诗人以月为媒,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月亮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既烘托了清冷的氛围,又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对比:“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诗中通过“金不定”与“绮逾依”的对比,以及“列宿稀”与“高悬”的衬托,突出了月光的明亮与皎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3. 分段赏析

首联:“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诗人描绘了一轮明月高悬,正对着屋舍,月光洒满楼阁。同时,月光反射在秋夜的江面上,波光粼粼,闪烁不定,仿佛在推动着夜晚的门窗。此联通过“孤月”“寒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月亮的灵动与生机。颔联:“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波光在月光下闪烁不定,仿佛金色的波浪在跳动。随后,诗人的视角转向室内,月光洒在华丽的席子上,使得席子显得更加陈旧。此联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展现了月色的明亮与柔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之情。颈联:“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秋天深夜中高悬的明月,照耀着幽静的山林。此时,夜空中群星稀少,只有明月高悬。此联通过对月夜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尾联:“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诗人由眼前的明月联想到故乡的松树和桂花,想象着故乡的松桂正在茂盛生长,香气四溢。诗人感叹,虽然远隔万里,但与故乡的亲人同在一片月光之下,共享这份清辉。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慰藉,体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

4. 作品点评

《月圆》这首诗意境清冷而幽静,诗人通过对月夜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无论诗人如何描绘月亮的明亮与月光的流转,始终难以摆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身处异乡,诗人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助明月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万里共清辉”的愿望,正是诗人对团圆的渴望与无奈的慰藉,展现了他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深情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东武吟》

下一篇:唐·元稹《使东川·南秦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