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笑流俗":我信而好古,流俗的世俗之风看不顺眼,
# 好古笑流俗:谓崇尚古代淳朴的风尚,嘲笑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庸俗风气。
"素闻贤达风":而一向仰慕贤达之风。
# 素闻贤达风:言向来了解贤能通达之人的风度。
"方希佐明主":我所希望的是能够辅佐明主,
# 方希佐明主:谓正希望辅佐明君,建功立业后,急流勇退,如战国的鲁仲连,西汉的张子房。
"长揖辞成功":功成之后再长揖而去。
"白日在高天":皇帝像高悬在天空中的白日一样,
# 白日在高天:“白日”二句:谓自身蒙受君恩。
"回光烛微躬":它的光辉有幸地照到了我的身上。
# 微躬:自身的谦称。,烛:作动词用,即照耀之义。,回光:象征君恩。
"恭承凤凰诏":我恭承皇上的诏书,
# 恭承凤凰诏:“恭承”二句:谓应天子诏书,从村野到朝廷。
"欻起云萝中":忽然从山野被召入朝。
# 云萝:指深山隐居之处。,欻:忽然。
"清切紫霄迥":从此后在皇帝身边任清贵切要之职,
# 清切紫霄迥:“清切”二句:谓在宫中任职,悠闲自得。霄:一作“垣”。
"优游丹禁通":在紫禁城内自由出入。
# 丹禁:帝居之禁城。,优游:悠闲自得。
"君王赐颜色":由于君王的另眼相待,
# 君王赐颜色:“君王”二句:谓在宫中深受天子赏识,声价倍增。
"声价凌烟虹":因此我的名声噪起,如凌烟虹。
# 烟虹:借指天空高处。,凌:升高。
"乘舆拥翠盖":常履从天子的乘舆,
# 乘舆拥翠盖:言随天子出巡,见其地位之高,受宠之甚。乘舆,天子所乘之车。翠盖,以翠鸟羽毛装饰的车盖。
"扈从金城东":进出于长安城东的温泉宫中。
# 扈从:随从皇帝出巡。
"宝马丽绝景":我乘着宝马来到这风景佳丽之地,
# 宝马丽绝景:“宝马”二句:谓乘宝马,衣锦绣,外出悠游。
"锦衣入新丰":身穿锦衣进入新丰镇。
# 新丰:旧县名。《汉书·地理志》:骊山在南,故骊戎国,秦为骊邑。高祖七年置。颜师古注:太上皇思东归,于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像丰,徙丰民以实之,故号“新丰”。
"依岩望松雪":在骊山温泉宫里,有时游山逛景望松雪而寄傲,
# 依:一作“倚”。
"对酒鸣丝桐":有时在筵席上对酒弹琴。
# 丝桐:代指锦瑟。
"因学扬子云":也曾像汉代的扬子云,
# 因学扬子云:“因学”二句:谓效仿汉扬雄,向天子献诗赋。
"献赋甘泉宫":献赋甘泉宫一样问皇上献赋。
"天书美片善":皇上下诏对我的雕虫小技加以赞美,
# 天书美片善:“天书”二句:言天子下诏书赞赏主人公的诗作,从而使自己声名远播。
"清芬播无穷":我的美名从此传播开来,天下皆晓。
# 清芬:高洁的德行。此处指文才声誉。
"归来入咸阳":从温泉宫回到长安后,
# 入:一作“向”。
"谈笑皆王公":王公权贵争相交结,好不热闹。
# 谈笑皆王公:旧注:一本无此二句。
"一朝去金马":一旦我朝别金马,辞京还山,
# 金马:即金马门。汉武帝得大宛马,乃命东门京(人名)以铜铸像,立马于鲁班门外,因称金马门。东方朔、主父偃等曾待诏金马门。此处代指朝廷。
"飘落成飞蓬":就如同一颗蓬草一样随风飘落。
"宾客日疏散":门前的宾客日稀,
# 客:一作“友”。
"玉樽亦已空":案上的酒杯已空。
# 亦已空:一作“日成空”。
"才力犹可倚":但我自觉才力可合,
# 倚:一作“恃”。
"不惭世上雄":与当世之雄才相比,一点也不比他们差。
"闲作东武吟":闲来作一曲《东武吟》,
"曲尽情未终":曲尽而情犹未尽。
"书此谢知己":书此诗向诸知己告别,
"吾寻黄绮翁":从此吾将追随往昔商山四皓,返吾初服,啸傲山林去了。
# 黄绮:商山四皓的简称。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东武吟》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怀诗。描写了诗人自身的经历,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表现了对统治者不能任用贤才的不满与讽刺,流露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无奈失落的复杂感情。
2. 写作手法
夸张:“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诗人用“清切”形容宫廷的肃穆,“紫霄迥”夸张地表现宫殿高耸入云,仿佛与天际相连,突出宫廷的高远深邃,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且神秘的氛围。比喻:“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这里以“黄绮翁”(即商山四皓中的夏黄公和绮里季)比喻自己想要效仿的隐居高士,表明自己想要像他们一样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的纷争。对比:“倚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等句,体现了诗人理想中受皇帝赏识、与王公贵族交游的得意场景;“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则写出了现实中诗人失去皇帝恩宠后的凄凉,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悲愤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四句“好古笑流俗,素闻贤达风。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构成第一段,直抒抒情主人公毕生的志向与抱负。其中,“好古”指的是钟情古风,而所谓古风,正是后文提及的“贤达风”——辅佐贤明君主成就大业,功成之后适时退隐。因此,“好古”一词不仅点明志趣,更为后三句埋下伏笔。从“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恭承凤凰诏,欻起云萝中。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依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构成第二段,细致描绘了抒情主人公蒙受皇帝恩宠的盛景。此段又可进一步拆解为四层:开篇“白日”四句,以“白日”“回光”“恭承”“欻起”等词语,生动展现主人公奉诏入宫时的惊喜若狂;“清切”以下十句,则聚焦于“君王赐颜色”带来的无上荣耀,无论是悠游宫禁、获天子垂青而身价倍增,还是扈从圣驾,乘宝马、着锦衣,倚岩望松、对酒抚琴,字里行间皆洋溢着愉悦之情;“因学”四句,讲述主人公凭借辞赋才华赢得天子赏识,声威与日俱增;“归来”二句,则道出因上述种种缘由,引得王公贵族争相结交的场面。“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闲作东武吟,曲尽情未终。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为第三段,笔锋陡然一转,刻画主人公失宠离宫后的凄凉境遇。一朝失势,便如飘飞的蓬草般无所依傍,昔日宾客纷纷散去,酒尊空空如也。无奈之下,主人公只得自我宽慰,坚信自身才学足以立足,无愧于文坛宗师之名。于是修书告知知己,决意效仿商山四皓,退隐山林。
4. 作品点评
全诗巧妙融合叙事与议论,将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诗人借跌宕起伏的笔触,酣畅淋漓地抒发悲愤难平的内心情愫,更在字里行间暗藏锋芒,含蓄而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的昏聩与凉薄,使情感表达与批判意味相得益彰。
# “即《乐府正声》之《东门行》也。……太白诗则自述其志也。”又云:“此诗乃太白放还之后,作此以别知己者。艳材于世,始遇而终不合,见知而不见用眷恋不忘之意悠悠见于诗外,亦可慨叹也。”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或白以是诗留别翰苑,遂放游江湖矣。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 《东武吟》云:“白日在高天,……飘落成飞蓬”。《赠宋陟》云:“早怀经济策,……君臣忽行路。”一诗与杜公“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之作,悲壮略同。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上一篇:唐·李世民《望终南山》
下一篇:唐·杜甫《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