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发初覆额":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
"折花门前剧":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
# 剧:游戏。
"郎骑竹马来":你骑着竹马过来,
"绕床弄青梅":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 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
"同居长干里":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
# 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两小无嫌猜":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十四为君妇":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
"羞颜未尝开":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 未尝:一作尚不。
"低头向暗壁":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千唤不一回":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始展眉":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
"愿同尘与灰":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常存抱柱信":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 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岂上望夫台":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 岂:一作耻。
"十六君远行":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
"瞿塘滟滪堆":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
# 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五月不可触":五月水涨滟堆难辨担心触礁,
"猿声天上哀":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 哀:一作鸣。,天上:天空。,猿声:一作猿鸣。
"门前迟行迹":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
# 迟:一作旧。
"一一生绿苔":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 绿:一作苍。
"苔深不能扫":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落叶秋风早":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蝴蝶来":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
# 蝴蝶来:一作“蝴蝶黄”。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云:“杨升庵谓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引太白‘八月蝴蝶黄’一句,以为深中物理,而评今本‘来’字为浅。琦谓以文义论字,终以‘来’字为长。”作‘黄’字亦有道理。
"双飞西园草":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感此伤妾心":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坐愁红颜老":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早晚下三巴":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
# 三巴:地名。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早晚:多早晚,犹何时。
"预将书报家":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相迎不道远":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
"直至长风沙":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 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长干行・其一》体裁为乐府诗,题材是爱情叙事。诗中以商妇独白的形式,讲述从童年嬉戏到婚后分离的经历,生动展现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真挚深沉的思念,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塑造出执着于爱情的思妇形象。
2. 写作手法
比兴:诗的开篇“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以“折花”“骑竹马”“弄青梅”等场景起兴,生动地描绘出两小无猜的纯真童年时光,为后文两人的爱情发展做了铺垫。细节描写:“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通过“低头”“向暗壁”等细节,将女子初嫁时的羞涩、腼腆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借景抒情:“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诗人借门前渐渐长满绿苔以及秋风落叶的景象,抒发了女子因丈夫远行、独守空闺的寂寞与思念之情,景中含情,情与景交融。用典:“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运用了“抱柱信”的典故,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借此表达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夸张:“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中,女子因思念丈夫,觉得自己因愁思而容颜老去,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她内心的愁苦之深。心理描写:诗中多处通过女子的内心独白来展现其心理活动,如“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直接表达出女子盼望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和对丈夫的关切。
3. 分段赏析
《长干行・其一》以商妇自述的视角,呈现出她的爱情历程与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妾发初覆额……两小无嫌猜:开篇勾勒童年场景,“妾发初覆额”描绘女孩稚嫩,“折花门前剧”尽显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刻画两小无猜的情谊,为爱情铺垫。十四为君妇……千唤不一回:这几句写女子十四岁新婚时的羞涩。“羞颜未尝开”捕捉其娇羞,“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通过动作细节生动展现腼腆。十五始展眉……岂上望夫台:女子十五岁时,情感深化。“十五始展眉”体现对婚姻的适应,“愿同尘与灰”表明生死相随的决心,借“抱柱信”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十六君远行……猿声天上哀:丈夫远行,女子满心担忧。“瞿塘滟滪堆”点明险地,“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渲染危险与凄凉,凸显对丈夫安危的牵挂。门前迟行迹……坐愁红颜老:借景抒情,门前足迹生苔、青苔深厚、秋风落叶、双飞蝴蝶,以景衬情,抒发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无奈。早晚下三巴……直至长风沙:结尾表达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希望丈夫提前告知归期,自己会不惧路遥前去迎接,尽显深情与急切。
4. 作品点评
《长干行・其一》以清新质朴的语言,通过商妇自述,串联起童年、新婚、婚后的生活片段。比兴、细节、用典等手法交织,生动塑造思妇形象,其对爱情的忠贞与对丈夫的思念跃然纸上,叙事抒情完美融合,风格明快又不失深情,尽显李白诗歌的浪漫魅力与高超表现力。
上一篇:唐·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下一篇:唐·徐凝《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