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líng
xīn
t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jīn
líng
fēng
jǐng
hǎo
háo
shì
xīn
tíng
shān
piān
shāng
zhōu
qíng
zuò
chǔ
qiú
bēi
yōu
shè
qīng
wáng
gōng
kāng
kǎi
qiān
zǎi
yǎng
xióng
míng

译文

金陵人杰地灵,风光优美,豪强众集,今天会聚到新亭。放眼中原,满目疮痍,河山不复繁荣如旧,周顗情结大伤。大家坐在这里如同楚囚一样悲怨,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王导公何其慷慨激昂,千秋万代留下美名。

逐句剖析

"金陵风景好":金陵人杰地灵,风光优美,

"豪士集新亭":豪强众集,今天会聚到新亭。

# 新亭:又名中兴亭,三国时吴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豪士:指西晋灭亡后,从中原逃到江南的豪门士族、王公大臣。

"举目山河异":放眼中原,满目疮痍,河山不复繁荣如旧,

# 山河异:指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东晋王朝,山河已经改变。

"偏伤周顗情":周顗情结大伤。

# 周顗:字伯仁,汝南安城即今河南省原武县东南人,官至尚书仆射,其父浚平吴有功封成武侯,颛袭父爵,人称周侯。后被王敦所害。

"四坐楚囚悲":大家坐在这里如同楚囚一样悲怨,

# 楚囚:楚国的钟仪被俘,晋人称他为楚囚。后世用楚囚指俘虏或者窘迫无法的人。这里指穷困丧气的东晋士族官吏。

"不忧社稷倾":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

# 社稷倾:国家灭亡。西晋末年,五胡为乱,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王公何慷慨":王导公何其慷慨激昂,

# 王公:即王导。

"千载仰雄名":千秋万代留下美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陵新亭》为唐代李白所作的五言律诗。开篇两句,点明金陵的豪杰之士相聚于新亭这一情景。中间四句,援引历史典故,将往昔与当下巧妙关联。结尾两句,真挚地颂扬“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的壮举。整首诗充分彰显了李白炽热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爱国志士的尊崇之意。提及“怀古”题材,很多时候典故晦涩,令人费解。但此诗虽用典怀古,却条理清晰,线索明朗,联想自然恰当,足见李白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李白在南京新亭,以《世说新语》中西晋末年的故事为蓝本创作此诗。当时过江众人常于新亭美景中宴饮,周侯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引众人垂泪,唯王丞相主张共力王室克复神州。安史之乱时李白处境类似,他渴望唐军开辟南线战场平叛,永王到九江他内心支持。可权力斗争让李白蒙难,也殃及中原百姓,致安史之乱余波十几年,唐朝衰败。无论此诗是李白安史之乱前怀古还是乱后所感,从诗歌角度看,它主题鲜明、情节清晰、语言简练、气势雄壮,把历史故事改写得极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题材的诗。借金陵新亭的历史场景和相关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慷慨救国英雄的赞美。

2. 写作手法

用典:“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运用了周顗在新亭面对山河发出感慨的典故,借古事表达当下人们面对山河变化的伤感情绪,丰富了诗歌内涵。借古抒怀:通过新亭这一历史场景和相关典故,抒发自己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借古事来表达当下的情怀。对比:将“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中时人徒然悲叹却不关心国家命运的表现,与“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中往昔王公的慷慨救国形成对比,突出对时人的批判和对英雄的赞美。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金陵的豪士们齐聚新亭这一热闹场景,为整首诗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奠定情感抒发的基础。颔联笔锋一转,巧妙运用典故,描绘出周顗目睹新亭风景依旧,然而山河易主、社会动荡,不禁悲从中来的情景,将那种面对沧桑巨变的伤痛之感刻画得细致入微。颈联进一步渲染氛围,展现出参与饮宴的众人皆如被囚禁的楚囚般,沉浸在忧伤之中,徒然落泪,却对国家的倾覆没有实际的忧虑与行动,生动地呈现出一种消极无奈的状态。尾联以凝练且饱含深情的笔触,将对王导的赞美与崇敬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要知道,大诗人李白向来不轻易对人予以这般高度赞誉,此二句对人物的总评,分量极重,不仅彰显出李白对王导爱国壮举的推崇,更在字里行间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怀与价值取向。

4. 作品点评

李白的《金陵新亭》以歌颂爱国志士王导为核心与主线,其矛盾焦点在于爱国思想和消极悲观情绪的斗争。李白并未对历史事件进行全盘平板叙述,而是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典型场景,将其巧妙熔铸为形象诗句,又把王导的爱国壮语曲折化用为对爱国志士的高度赞美,足见其在诗歌取材典型化上的深厚功力。在感情抒发方面,此诗并非平铺直叙,而是以首联淡淡引出,次联接触矛盾,三联深化矛盾,末联解决矛盾,使感情节奏富有变化,达到审美高潮,体现出李白在诗歌内在思维布局上的高超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荆州歌》

下一篇:唐·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