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风景好":金陵人杰地灵,风光优美,
"豪士集新亭":豪强众集,今天会聚到新亭。
# 新亭:又名中兴亭,三国时吴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豪士:指西晋灭亡后,从中原逃到江南的豪门士族、王公大臣。
"举目山河异":放眼中原,满目疮痍,河山不复繁荣如旧,
# 山河异:指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东晋王朝,山河已经改变。
"偏伤周顗情":周顗情结大伤。
# 周顗:字伯仁,汝南安城即今河南省原武县东南人,官至尚书仆射,其父浚平吴有功封成武侯,颛袭父爵,人称周侯。后被王敦所害。
"四坐楚囚悲":大家坐在这里如同楚囚一样悲怨,
# 楚囚:楚国的钟仪被俘,晋人称他为楚囚。后世用楚囚指俘虏或者窘迫无法的人。这里指穷困丧气的东晋士族官吏。
"不忧社稷倾":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
# 社稷倾:国家灭亡。西晋末年,五胡为乱,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王公何慷慨":王导公何其慷慨激昂,
# 王公:即王导。
"千载仰雄名":千秋万代留下美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题材的诗。借金陵新亭的历史场景和相关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慷慨救国英雄的赞美。
2. 写作手法
用典:“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运用了周顗在新亭面对山河发出感慨的典故,借古事表达当下人们面对山河变化的伤感情绪,丰富了诗歌内涵。借古抒怀:通过新亭这一历史场景和相关典故,抒发自己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借古事来表达当下的情怀。对比:将“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中时人徒然悲叹却不关心国家命运的表现,与“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中往昔王公的慷慨救国形成对比,突出对时人的批判和对英雄的赞美。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金陵的豪士们齐聚新亭这一热闹场景,为整首诗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奠定情感抒发的基础。颔联笔锋一转,巧妙运用典故,描绘出周顗目睹新亭风景依旧,然而山河易主、社会动荡,不禁悲从中来的情景,将那种面对沧桑巨变的伤痛之感刻画得细致入微。颈联进一步渲染氛围,展现出参与饮宴的众人皆如被囚禁的楚囚般,沉浸在忧伤之中,徒然落泪,却对国家的倾覆没有实际的忧虑与行动,生动地呈现出一种消极无奈的状态。尾联以凝练且饱含深情的笔触,将对王导的赞美与崇敬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要知道,大诗人李白向来不轻易对人予以这般高度赞誉,此二句对人物的总评,分量极重,不仅彰显出李白对王导爱国壮举的推崇,更在字里行间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怀与价值取向。
4. 作品点评
李白的《金陵新亭》以歌颂爱国志士王导为核心与主线,其矛盾焦点在于爱国思想和消极悲观情绪的斗争。李白并未对历史事件进行全盘平板叙述,而是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典型场景,将其巧妙熔铸为形象诗句,又把王导的爱国壮语曲折化用为对爱国志士的高度赞美,足见其在诗歌取材典型化上的深厚功力。在感情抒发方面,此诗并非平铺直叙,而是以首联淡淡引出,次联接触矛盾,三联深化矛盾,末联解决矛盾,使感情节奏富有变化,达到审美高潮,体现出李白在诗歌内在思维布局上的高超水平。
上一篇:唐·李白《荆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