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登高郪县北":去年重阳节我在这里登高,
# 郪:郪县,唐属梓州,即今四川三台县。
"今日重在涪江滨":今年重阳节我还是在这里登高。
# 涪江:江名,在梓州(三台县)。
"苦遭白发不相放":满头白头,纠缠我不放,
# 不相放:不饶人。
"羞见黄花无数新":使我无颜面对那一年一新的菊花。
# 黄花:菊花。
"世乱郁郁久为客":世乱而长久漂泊,使人郁悒的是总是作客他乡,
# 郁郁:郁闷。
"路难悠悠常傍人":生路艰难,每每忧愁要不断依傍他人。
# 悠悠:忧思。
"酒阑却忆十年事":酒罢人散,忽然想起十年以前,
# 酒阑:酒筵将尽。
"肠断骊山清路尘":玄宗和贵妃游乐乐骊山,人们要天天清除路尘。
# 清路尘:谓辇出而清道。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去年登高鄜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运用对比与对偶,点明时间地点的变化,自然流露出时光匆匆、漂泊不定之感。颔联,“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苦遭”“羞见”炼字精妙,借白发和新菊,表达岁月催老的无奈与羞愧。颈联,“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直陈社会动荡、人生道路艰难,自己长久客居他乡,寄人篱下的愁苦。尾联,“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以饮酒后的回忆,将情感推向高潮,对往昔的追忆中饱含着对世事变迁的伤痛。
# 白发、黄花,本属常景,只添数虚字,语意便新。……末作推原祸本,方有关系;若徒说追思盛事,诗义反浅矣。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字字爽朗。通首以“去年”“今日”“久”字、“常”字“十年”字作线,回思作客之由,是以伤心乱始。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下一篇:唐·白居易《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