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凤何年此地游":那只美丽的凤凰是在哪一年飞来这片土地游憩的呢,
"高台千古自风流":只留下这高高的凤凰台,千百年来自有一种不凡的风韵流传。
"寒烟淡淡笼城郭":寒冷的烟雾淡淡地笼罩着城郭,
"宝器时时出冢丘":旧时的珍宝器物不时从荒丘古墓中出土。
"舴艋竞归芳草渡":小船竞相划向长满香草的渡口,
"鹭鸶群舞碧芦洲":白鹭一群群在碧绿的芦苇洲上飞舞。
"重华不返箫韶断":舜帝再也不能返回人间,他演奏的韶乐也从此断绝,
"落日秦淮添客愁":夕阳斜照下的秦淮河,更增添了游子心中的愁绪。
北宋诗人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自号醉吟先生、谢公山人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初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任南康军星子县主簿、德化县尉等职。熙宁五年,随章惇开辟梅山有功,次年升任太子中舍,后任汀州通判等职。郭祥正才思敏捷,长于诗歌,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王安石称其诗“壮丽俊伟,豪迈精绝”。但很多诗作立意平庸,语言粗浅,缺乏锤炼,率然成篇。著有《青山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采凤何年此地游,高台千古自风流”此联以追怀历史开篇。“采凤”喻指传说中曾栖梧桐的凤凰,暗合李白原诗“凤凰台上凤凰游”的典故;“何年此地游”设问引发遐思,赋予凤凰台以缥缈的仙界意象。“高台千古自风流”则由虚转实,赞颂凤凰台历经沧桑而风韵犹存,“千古”与“自”字凸显其悠久的文化魅力,为全诗奠定雄浑苍茫的基调。颔联:“寒烟淡淡笼城郭,宝器时时出冢丘”此联转写登台所见实景。“寒烟淡淡笼城郭”以朦胧烟霭笼罩金陵城郭,勾勒出空寂冷清的暮色;“宝器时时出冢丘”则写古墓丘墟中偶有宝物出土,暗含历史兴衰的无常之感。一“笼”一“出”,将眼前之景与地下遗迹相连结,虚实相生中渗透着对王朝更迭的深沉慨叹。颈联:“舴艋竞归芳草渡,鹭鸶群舞碧芦洲”此联描绘自然生机。“舴艋竞归”写轻舟竞发、渔人归航的热闹场景,“芳草渡”点明春日水岸的葱郁之景;“鹭鸶群舞”则描绘白鹭翩跹、芦洲摇曳的生动画卷。两句以“竞”“群”二字强化动作,与颔联的静寂形成反差,展现了金陵山水的活力。尾联:“重华不返箫韶断,落日秦淮添客愁”此联由景入情,抒发历史沉思。“重华”指舜帝,“箫韶”为上古雅乐,二者象征远古治世;“不返”“断”二字写盛世难再、礼乐消亡的怅惘。“落日秦淮”以意象收束全篇,残阳映照下的秦淮河,既是眼前实景,亦是六朝兴废的历史见证;“添客愁”直抒胸臆,将个人羁旅之愁与家国兴亡之叹熔铸一体,余韵苍凉。
上一篇:宋·郭祥正《送饶守李泽民承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