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春归尽":昨日春天已彻底离去,
"轻衣畏暑侵":换上轻薄的衣衫,却仍畏惧暑气悄然侵袭。
"落花空眷影":凋谢的花瓣徒然留恋枝头的残影,
"新叶自成阴":新生的绿叶早已亭亭如盖,投下清凉的荫蔽。
"书永惟便睡":漫长的夏日白昼,读书困倦时便安然入眠,
"蝉清稍伴吟":蝉鸣清越,为吟诗添几分雅趣。
"小团宫样茗":煮一壶精致的小团茶,
"分酌莫辞深":邀友共饮,莫推辞这醇厚的茶香与深情。
北宋诗人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自号醉吟先生、谢公山人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初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任南康军星子县主簿、德化县尉等职。熙宁五年,随章惇开辟梅山有功,次年升任太子中舍,后任汀州通判等职。郭祥正才思敏捷,长于诗歌,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王安石称其诗“壮丽俊伟,豪迈精绝”。但很多诗作立意平庸,语言粗浅,缺乏锤炼,率然成篇。著有《青山集》。
1. 写作手法
对比:“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前句点明昨日春天刚刚结束,展现春日的逝去;后句写单薄的衣服也难以抵挡暑气的侵袭,突出夏天的到来。通过“春归”与“暑侵”、春日与夏日的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季节交替时气候的快速转变。
2. 分段赏析
首联“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以时间对比开篇,“昨日”尚是春光烂漫,今日便已暑气袭人,“轻衣”难敌“暑侵”的细节,既点明立夏的气候特征,又暗含时光流转的仓促感,简洁勾勒出季节交替的鲜明印记。颔联“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以两组对立意象形成画面:凋零的落花仿佛还在眷恋春日的光影,而新生的绿叶已独自撑起浓荫。“空眷影”赋予落花拟人化的不舍,“自成阴”则凸显新叶蓬勃的生命力,在春逝夏来的物候变迁中,透出自然代谢的规律与生机。颈联“书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转向文人的日常生活场景:白昼渐长,适宜小憩;蝉鸣清越,伴人吟诗。“书永”暗合立夏后日照渐长的特点,“蝉清”以声写静,将夏日的闲适与文人的雅兴融合,在慵懒与诗意中展现生活的恬淡。尾联“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以品茶收束全篇,“小团宫样茗”点明贡茶的珍贵,“分酌莫辞深”则以劝酒般的热忱,展现诗人与友人陈安国品茗畅聊的情谊。既以物质细节凸显宋代文人的生活雅趣,又以“莫辞深”的直白表达,将节令诗的应景之意升华为友情的真挚。
# 该诗“得白乐天闲适之趣而不失工整。”
元诗论家方回《瀛奎律髓》
# 特别赞赏“新叶自成阴”句“状物之工堪比王摩诘。”
明胡应麟《诗薮》
# 诗中“分酌莫辞深”体现的豁达心态,与其仕途起伏形成精神对照——郭祥正曾任秘阁校理却屡遭贬谪,这种人生经历反而催生出超脱的创作心境。
近现代学者钱钟书《宋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