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暗红疏春事休":绿叶繁茂红花稀疏,春天即将结束,
"此身孑孑又西游":我孤身一人又踏上西游的旅程。
"不堪回首斜阳外":不忍回望夕阳之外,
"一片黄云万古愁":一片黄云引发如万古般悠长的愁绪。
北宋太学博士、吏部侍郎、诗人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1. 分段赏析
首句“绿暗红疏春事休”,诗人开篇描绘出一幅暮春的景象,绿叶变得浓密,红花却渐渐稀疏,宣告着春天即将结束。“绿暗”“红疏”从视觉角度细腻地展现了季节的变化,“春事休”直白地表达出春天的消逝,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为全诗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次句“此身孑孑又西游”,“孑孑”一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孤身一人的形象,“又西游”表明这并非诗人首次踏上西行之路,多次独自远行的经历,更增添了孤独之感。此句将诗人孤独的形象置于西游的背景之下,进一步强化了首句中蕴含的惆怅情绪,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第三句“不堪回首斜阳外”,诗人的目光望向远方,斜阳之外的景象让他不忍回首。“不堪回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斜阳通常象征着日暮、衰落,它不仅描绘出眼前的时间与光线,更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时光流逝、人生走向衰落的担忧。末句“一片黄云万古愁”,诗人看到一片黄云,顿时涌起如万古般悠长的愁绪。黄云在古诗中常象征着荒凉、苍茫,这片黄云仿佛承载了诗人所有的愁思,将其对春天逝去、孤独远行以及对人生的忧虑全部凝聚在一起。
上一篇:宋·李若水《杂诗六首其一》
下一篇:宋·李若水《次韵高子文秋尽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