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水西寺":天宫水西寺雄伟壮观,
# 天宫水西寺:在泾县西边五里外的水西山中。
"云锦照东郭":云锦般照亮泾县东城。
"清湍鸣回溪":清澈的急流蜿蜒回响,
# 湍:水流。
"绿水绕飞阁":飞天楼阁下绿水环绕。
# 飞阁:《东京赋》:“飞阁神行。”薛综注:“阁道相通,不在于地,故曰飞。”
"凉风日潇洒":白天凉风拂面,悠然潇洒,
# 潇洒:清爽。
"幽客时憩泊":我时不时坐下休息感觉一下这清幽的味道。
# 憩:休息。
"五月思貂裘":五月天了,这里还可以穿貂皮裘衣,
"谓言秋霜落":就像秋天一样,霜气袭人。
"石萝引古蔓":石萝藤延引古老的枝蔓,
"岸笋开新箨":岸边竹丛抽出了新竹杆,一派生气勃勃景象。
# 箨:《韵会》:“箨,笋皮也。”
"吟玩空复情":看到这好山好水,不禁诗意大兴,
"相思尔佳作":又想起你的佳作。
"郑公诗人秀":郑公你具有诗人秀丽的气质,
"逸韵宏寥廓":诗文飘逸音韵宏亮,如霜天一样寥廓。
# 寥廓:颜师古《汉书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何当一来游":什么时候咱们一起再来此一游,
"惬我雪山诺":以兑现我点化你成仙的承诺?
# 雪山:案《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佛灭度后四百五十年,文殊至雪山中,为五百仙人宣说十二部经讫,还归本土,入于涅槃。案《地理志》、《西域传》云:雪山者,即葱岭也。其下三十六国,先来属汉,以葱岭多雪,故号雪山焉。文殊往化仙人,即其处也。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赠友诗。诗中“云锦照东郭”“石萝引古蔓”等句描绘水西寺的瑰丽景色,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何当一来游”则直接表达对友人郑明府的邀约,将山水之乐与友情之思熔铸于古诗形式中。
2. 写作手法
用典:“雪山诺”运用了佛家典故,雪山大士代表着一种高洁、修行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与友人郑明府共守高洁约定、远离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愿望,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沉,也体现了诗人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水西寺的美景,如“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以清新自然的景色抒发自己对山水的喜爱和陶醉之情。同时,在这清幽的山水之间,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直抒胸臆:“相思尔佳作”直接表达了对友人郑明府诗歌才华的赞赏和思念之情;“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则直白地表达了希望友人前来一同游览,实现共同约定的急切心情,使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强烈。动静结合:诗中既有“清湍鸣回溪”这样动态的描写,溪水奔腾流淌,充满活力;又有“绿水绕飞阁”这种静态的刻画,绿水环绕着飞阁,呈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画面
3. 分段赏析
《游水西简郑明府》四联逐层递进,首联“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以“天宫”比喻佛寺,“云锦”描绘云霞,营造超凡意境;颔联“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以动(湍鸣)静(绿绕)结合勾勒山水灵秀;颈联“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以反常气候暗喻时光易逝,转入生命哲思;尾联“郑公诗人秀”赞友人诗才,“雪山诺”用佛家典故表达高洁约定。全诗通过比喻、用典、动静相生等手法,将山水之乐与友情之思交织,语言瑰丽而意境深远,展现李白“豪放之外见深情”的另一面。
4. 作品点评
《游水西简郑明府》是李白晚年山水诗的代表作,将自然之美与生命哲思熔于一炉。诗中“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以“天宫”喻佛寺,“云锦”绘云霞,营造出恍若仙境的意境;“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以反常气候暗喻时光易逝,突破常规审美,成为情感转折的关键;“雪山诺”用佛家典故(雪山大士)赋予友情以高洁品格。全诗运用比喻、用典、动静相生等手法,将“清湍鸣回溪”的灵动与“绿水绕飞阁”的静谧结合,展现李白“豪放之外见深情”的另一面。此诗在唐代山水诗中独树一帜,既延续了“相看两不厌”的物我交融,又以“吟玩空复情”的深沉笔触,开启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上一篇:唐·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下一篇:唐·戎昱《桂州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