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东南五老峰":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
# 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青天削出金芙蓉":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 金芙蓉:金芙蓉:莲花的美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四十》:“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芙蓉:莲花。
"九江秀色可揽结":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
# 揽结:采集、收取。,秀色:优美的景色。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揽结:采集、收取。明文徵明《赋得庐山送卢师陈》:“秀色从来堪揽结,壮游还待发文章。”,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九江在庐山北面。
"吾将此地巢云松":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 巢云松:隐居。《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人开篇点明五老峰位于庐山东南,接着运用奇特的想象,将其比作青天削出的金色芙蓉,生动地描绘出五老峰的险峻秀丽。随后写从五老峰上可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陶醉,以及愿在此巢居云松、归隐山林的出世思想。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五老峰比作“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地描绘出五老峰的外形和色彩,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山峰的峻峭与秀丽。夸张:“九江秀色可揽结”中,用“可揽结”夸张地表现出九江景色仿佛触手可及,凸显五老峰视野的开阔以及景色的迷人。想象:诗人想象五老峰是由青天削出,赋予山峰奇特的来历,同时想象自己在五老峰巢居云松,丰富了诗歌的意境。直抒胸臆:“吾将此地巢云松”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隐居的想法和出世思想。
3. 分段赏析
首句“庐山东南五老峰”:简洁明了地交代五老峰的地理位置,为后文写景做铺垫。次句“青天削出金芙蓉”:运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把五老峰比作是青天削出的金色芙蓉,“削”字生动地刻画出山峰的峻峭,展现出五老峰的奇险与秀丽。第三句“九江秀色可揽结”:视角转换,从山上俯瞰山下,说九江的秀丽景色仿佛可随手揽取,“揽结”二字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也侧面烘托出五老峰位置之高、视野之广。末句“吾将此地巢云松”: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被眼前美景触动,生出在此隐居的想法,揭示了诗歌出世归隐的主题。
4. 作品点评
《登庐山五老峰》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人以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五老峰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诗歌充满奇幻色彩。诗歌前两句绘景,生动形象;后两句抒情,自然流畅,景与情相互交融,既表达了对五老峰风光的赞美,又抒发了出世归隐的情怀。语言自然真切,虽无雕琢痕迹,却极具艺术感染力,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佳作,对后世描绘山水景致、抒发情感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 纯用古调,次句亦秀削天成。
清清高宗 敕编《唐宋诗醇》
# 王云:芙蓉,莲花也,山峰秀丽,可以比之,其色黄,故曰金芙蓉也。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上一篇:唐·韦应物《池上》
下一篇:唐·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