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卧病久":长期以来,在郡中患病,
"池上一来赊":我来到池塘边。
# 赊:稀少,迟缓。
"榆柳飘枯叶":榆树和垂柳的落叶飘舞,
"风雨倒横查":狂风暴雨使它们倾斜。
# 横查:即横楂,横木。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诗,以作者身处疾病中的情景为题材。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如池塘、榆树和垂柳的枯叶在风雨中的状态,展现出世界的变化无常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无奈,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的孤独、无助,以及对人生无常和脆弱的深刻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榆柳飘枯叶、风雨倒横查的衰败秋景,将自己病中的孤独、对人生的感慨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渲染:风雨中榆柳的枯叶飘落、横斜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郡中卧病久,池上来一赊”开篇点明诗人长时间卧病在郡中,“池上来一赊”说明来到池边,为下文写景做铺垫,也暗示了诗人在病中渴望到户外散心的心情。“榆柳飘枯叶,风雨倒横查”具体描写池边的景象,榆树和柳树的枯叶在风雨中飘落,树木横斜,描绘出一幅衰败、萧瑟的画面,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4. 作品点评
诗人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将病痛中的孤寂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形成鲜明对照,营造出凄凉的意境,情感表达细腻且真挚。诗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如风雨象征世事无常,增强了诗歌的内涵。同时,诗歌唤起读者对疾病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出唐代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洞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生命体验的独特感悟。
上一篇:唐·白居易《种白莲》
下一篇:唐·李白《登庐山五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