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xià
zhuó
èr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tiān
ruò
ài
jiǔ
jiǔ
xīng
zài
tiān
ruò
ài
jiǔ
yīng
jiǔ
quán
tiān
ài
jiǔ
ài
jiǔ
kuì
tiān
wén
qīng
shèng
dào
zhuó
xián
xián
shèng
yǐn
qiú
shén
xiān
sān
bēi
tōng
dào
dǒu
rán
dàn
jiǔ
zhōng
wèi
xǐng
zhě
chuán

译文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逐句剖析

"天若不爱酒":天如果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 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汉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地若不爱酒":地如果不爱酒,

"地应无酒泉":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 酒泉:酒泉郡,汉置。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在今甘肃省酒泉市。

"天地既爱酒":天地既然都喜爱酒,

"爱酒不愧天":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已闻清比圣":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

"复道浊如贤":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贤圣既已饮":既然圣贤都饮酒,

"何必求神仙":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

# 大道:指自然法则。

"一斗合自然":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但得酒中趣":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

# 酒中趣:饮酒的乐趣。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温(桓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勿为醒者传":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月下独酌四首(其二)》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尽显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饮酒意义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当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在仕途的荆棘路上,虽怀揣着匡济天下的宏图大志,却因现实的重重阻碍而屡遭挫败,孤寂苦闷如影随形。面对朝堂的黑暗与腐朽,并未选择沉沦,更不愿与世俗的污浊同流合污。以不羁的豪情与超凡的勇气,在精神世界里执着地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议论诗,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篇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点明天地爱酒,自己爱酒亦无愧。又言清酒如圣、浊酒似贤,圣贤皆饮,不必求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酒中趣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必向醒者言传。

2. 分段赏析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假设,从天上的酒星和地上的酒泉入手,论证天地皆爱酒,进而得出自己爱酒不愧对天地的结论。这几句诗为下文进一步阐述饮酒的意义和乐趣做了铺垫,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豪放与豁达,他借天地爱酒来自我宽慰,排遣内心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孤独与苦闷。“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清圣浊贤”的典故,说明贤圣都爱饮酒,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神仙呢?言外之意,饮酒可以让人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不必再去寻求其他的精神寄托。这几句诗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一种质疑和反叛,他试图在酒中找到一种新的精神归宿,以摆脱现实的束缚。“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诗人认为,饮酒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能通达人生的大道,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这种酒中的乐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必向那些清醒的人去诉说。这几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追求,他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世间的烦恼,回归到一种纯真、自然的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俗之人的不屑与疏离,他觉得那些不能理解酒中乐趣的人,是无法与他产生共鸣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种语太庸近,疑非太白作。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山甫《代崇徽公主意》

下一篇:唐·李贺《官街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