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i
chóng
huī
gōng
zhǔ

朝代:唐作者:李山甫浏览量:2
jīn
chāi
zhuì
bìn
duī
yún
bié
zhāo
yáng
wén
qiǎn
qiè
shēn
ān
shè
zhī
chù
yòng
jiāng
jūn

译文

金钗从发间坠落,鬓发如云堆叠,从与朝阳帝分离,岂有他人听闻。我愿将一身奉献于国家,保佑社稷安宁平和,却不知道你如何应用你的将军之才。

逐句剖析

"金钗坠地鬓堆云":金钗从发间坠落,鬓发如云堆叠,

"自别朝阳帝岂闻":从与朝阳帝分离,岂有他人听闻。

# 朝阳:汉人昭阳殿,诗中泛指皇宫。朝:一作昭。

"遣妾一身安社稷":我愿将一身奉献于国家,保佑社稷安宁平和,

"不知何处用将军":却不知道你如何应用你的将军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代崇徽公主意》是唐代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七言绝句。主题以崇徽公主的口吻,借怀古讽喻现实,诗中描绘公主金钗坠地、鬓发凌乱的形象,凸显其远离故土的哀怨。“自别朝阳帝岂闻”写公主离开宫廷后,皇帝对她的遭遇不闻不问。“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则是公主的悲愤质问,讽刺朝廷让弱女子肩负安定社稷的重任,却不知将军何在。全诗借公主之口抨击唐代宗腐败软弱的外交政策,借回鹘威逼和亲,批判统治者的无能。分段概述来看,首句刻画公主形象,暗示其凄凉处境;次句点明公主被朝廷忽视;后两句是诗眼,以强烈的反问,将批判矛头指向朝廷,揭示出朝廷在处理外交事务时的无能与荒谬。这首诗立意深刻,借古事针砭时弊,以简洁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对唐代外交政策的弊端进行有力批判,展现出李山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李山甫(?~?),唐代诗人。唐懿宗咸通年间,累举进士不第。僖宗中和三年前后,入藩镇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幕。僖宗文德元年,魏博军乱,乐彦祯父子败亡,李山甫不知所终。李山甫的诗歌间有议论、美刺兼得。其诗语言通俗,自然流畅,颇受白居易、贾岛诗风影响,亦掺杂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全唐诗》小传亦称赞李山甫“文笔雄健,名著一方”。代表作品有《寓怀》《赴举别所知》《寒食二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句“金钗坠地鬓堆云”:此句通过细腻的形象描写,展现出崇徽公主的状态。“金钗坠地”描绘出公主首饰掉落的情景,暗示其可能经历的慌乱或内心的不平静;“鬓堆云”则生动地刻画了公主鬓发蓬松如云的娇美容貌。诗人借这一形象描写,并非单纯展现公主的美丽,而是以这种外在形象的变化,暗示公主远嫁他乡后生活的动荡与内心的哀怨,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情感基调。第二句“自别朝阳帝岂闻”:该句中“朝阳”代指唐朝宫廷,公主自离开宫廷远嫁后,“帝岂闻”以反问的形式,强烈地表达出公主内心的悲愤与无奈。她离开故土,朝廷却似乎对她的遭遇不闻不问,深刻地揭示出公主在远嫁后被朝廷忽视的悲惨处境,也从侧面批判了统治者的冷漠与无能,让读者更能体会到公主的凄凉心境。第三、四句“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以犀利的语言和强烈的反问修辞,直击要害。“遣妾一身安社稷”直白地指出朝廷让公主一人承担起安定国家社稷的重任,“不知何处用将军”则对朝廷的这种做法进行了有力的质问与批判。在古代,保家卫国本应是将军的职责,而朝廷却让弱女子去牺牲,深刻地讽刺了统治者在外交事务上的腐败软弱和昏庸无能,将诗人对朝廷的批判之情推向高潮。

2. 作品点评

《代崇徽公主意》借古讽今。诗中借金钗坠地等意象,描绘公主远嫁后的哀怨,揭示其被朝廷冷落,批判统治者外交的腐败软弱。全诗语言直白犀利,情感强烈,通过对公主境遇的描写,深刻抨击唐代宗无能政策,在唐代怀古诗中,具有深刻立意与批判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朱放《题竹林寺》

下一篇: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