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dō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shū
hái
duō
shì
fāng
dōng
biàn
suǒ
wéi
gān
shuāng
luò
zhǎo
cháng
dào
xuě
fān
chí
xiá
hán
dōu
mán
zhàng
yuǎn
suí
zhōng
rán
jiǎn
tān
lài
zàn
jiāo
chī

译文

这地方的风俗和故乡大不一样,即便到了冬天依然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初冬时节习俗已然更迭。剖开甘甜的水果,寒霜掉落在手指上,品尝新稻米饭,雪白的米饭在勺子里翻动。巫峡一带冬季的寒意还算轻微,乌蛮瘴气仍随行旅远飘。终究滩头急流渐趋平缓,暂时可以欢喜地歇一歇,不用再担心那兴风作浪的蛟龙了。

逐句剖析

"殊俗还多事":这地方的风俗和故乡大不一样,即便到了冬天依然有很多事务要处理,

"方冬变所为":初冬时节习俗已然更迭。

"破甘霜落爪":剖开甘甜的水果,寒霜掉落在手指上,

# 甘:一作瓜。

"尝稻雪翻匙":品尝新稻米饭,雪白的米饭在勺子里翻动。

"巫峡寒都薄":巫峡一带冬季的寒意还算轻微,

# 峡:一作岫。

"乌蛮瘴远随":乌蛮瘴气仍随行旅远飘。

# 乌蛮:一作黔溪,一作沙。

"终然减滩濑":终究滩头急流渐趋平缓,

"暂喜息蛟螭":暂时可以欢喜地歇一歇,不用再担心那兴风作浪的蛟龙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孟冬》是唐代杜甫的一首描绘冬季景致与生活情景的五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客居之地夔州与家乡风土人情不同,孟冬时节人们的活动也有所变化,虽值农闲但事务仍多。颔联描绘了诗人剥开柑橘时霜花落在手上,品尝新稻时白雪飘落在匙中的场景。颈联写巫峡附近的山峦在孟冬寒气稀薄,乌蛮之地的瘴气也随季节变化而远去,表明夔州冬季气候较为干爽舒适。尾联写冬季江水退去,滩濑水势减弱,江中行船风险减少,蛟龙等水兽也不再那么活跃,诗人为此感到欣喜。诗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简朴生活的眷恋,对边疆地区人民生活的关切,以及对生活困境缓解、心灵获得安宁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开篇点明地域特色和季节变化。“殊俗”指出夔州与诗人故乡中原地区风俗不同,“多事”说明即使到了冬季,当地仍有诸多事务。“方冬变所为”则表明随着冬季来临,人们的行为活动也发生了改变,既体现了季节对生活的影响,也流露出诗人对异地风俗的观察与感慨。“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这两句是对孟冬时节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诗人抓住“破甘”和“尝稻”两个细节,寒霜中剥开柑橘,雪白的米饭用匙翻动,生动展现了冬季特有的生活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寄托了诗人对这种简朴生活的喜爱。“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将视野从个人生活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巫峡寒都薄”写出巫山一带冬季虽寒但还算温和,“乌蛮瘴远随”则暗示乌蛮之地瘴气弥漫,环境恶劣,反映出诗人对边疆地区自然环境和百姓生活的关注,也隐含着对自身身处偏远之地的感慨。“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随着冬季到来,江河水位下降,险滩急流减少,水中兴风作浪的“蛟螭”也暂时平息。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深层反映了诗人希望生活中的困境能如这险滩一样有所缓解,内心能获得片刻安宁,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下一篇:唐·李中《江南春·千家事胜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