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bái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èr
nián
dōng
suǒ
yàn
qiǎo
rén
duì
shān
xīng
shū
shí
cháng
bǎo
qīng
jīng
fàn
shǐ
使
yán
hǎo
yào
shān
lín
sǎo
hóu
jīn
guī
yàn
tuō
shēn
shì
yōu
tǎo
yǒu
liáng
sòng
yóu
fāng
shí
yáo
cǎo

译文

在我旅居洛阳这两年时间里,凡所遇到的事情中,我特别憎恶那些机诈巧伪之人。面对着富贵人家日食美味珍馐,而自己连粗饭也不能饱食。难道说就没有那可以延年益寿的青精饭,让我吃了使我的容颜更加美好吗。这里很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材料),深山老林的药材,好像用扫帚扫过的一干二净。李侯啊,你是金马门的贤德之士,如今离开朝廷,自由了,可以去山林中寻幽探胜。我也有到梁宋游览的意愿,正好与您同行,希望能采到仙境中的瑶草。

逐句剖析

"二年客东都":在我旅居洛阳这两年时间里,

# 东都:即洛阳。隋大业五年(609),改称东京洛阳为东都。唐高祖武德六年(623)九月,改东都为洛州。唐高宗显庆二年(705)复称东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称东京,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停京号,次年复称东都。,客:客居,旅居,即旅居他乡。杜甫本居巩县,为父守墓,暂居东都首阳山,故称为客。

"所历厌机巧":凡所遇到的事情中,我特别憎恶那些机诈巧伪之人。

# 机巧:指奸刁巧诈,勾心斗角。,厌:憎恶。,所历:指凡所经历。历:经历,经过。

"野人对膻腥":面对着富贵人家日食美味珍馐,

# 膻腥:《周礼注》:“犬腥羊膻。”食草类膻,如牛、羊之类,水族类腥,如鱼、鳖之类。在诗中统指富人所食之美味佳肴。,对:指面对,相对。平民相对的即富人、官僚。,野人:指没有官职的平民。

"蔬食常不饱":而自己连粗饭也不能饱食。

# 蔬食:即以粗米、草菜为食。

"岂无青精饭":难道说就没有那可以延年益寿的青精饭,

# 青精饭:即立夏的乌米饭。相传首为道家太极真人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多于阴历四月初八日造此饭以供佛。,:没有。,岂:副词,表示反问,犹“难道”、“怎么”。

"使我颜色好":让我吃了使我的容颜更加美好吗。

# 颜色好:指容颜美好。颜色,面容,面色。

"苦乏大药资":这里很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材料),深山老林的药材,

# 资:物资、钱财。,大药:指金丹。唐代道教盛行,统治者和一般士大夫很多人都好炼丹和服食金丹以求长生。,苦乏:极端缺乏。苦,竭力、极。

"山林迹如扫":好像用扫帚扫过的一干二净。

# 迹如扫:谓足迹如扫过一样,便没有足迹。迹,脚印,足迹。扫,即扫除尘秽。,山林: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

"李侯金闺彦":李侯啊,你是金马门的贤德之士,

# 彦:旧时对贤德之士的美称,也喻指有才华的人。,金闺:指金马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为等候皇帝召见的地方。,李侯:指李白,侯是尊称。

"脱身事幽讨":如今离开朝廷,自由了,可以去山林中寻幽探胜。

# 事幽讨:从事在山林中采药访道。幽讨,幽,即涤幽静,指草木茂密之处;讨,寻求,探求金丹之妙法。意谓寻幽探胜。,脱身:指从某种场合或事情中摆脱出来。李白在长安醉中命高力士为之脱鞋,高以为耻,便给杨贵妃说李白的坏话,李白自知不为高力士所容,于是自请放还,所以叫脱身。

"亦有梁宋游":我也有到梁宋游览的意愿,

# 梁宋:指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地方。

"方期拾瑶草":正好与您同行,希望能采到仙境中的瑶草。

# 瑶草:古指仙草,传说中的香草。江淹《别赋》:“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方期:方,将。期,相约,约定时日。拾:捡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李白》是一首五言古诗,其结构颇为独特。诗的开篇前八句,诗人杜甫着重自叙自身境况。而直至最后四句,才将笔触转向对李白的倾诉。虽名为赠李白之作,却有三分之二的篇幅聚焦自身经历。此诗一方面热烈赞扬了李白的高洁志向,借对李白的赞美,抒发了对当时污浊尘世的强烈愤恨。另一方面,也真切地流露出杜甫与李白之间惺惺相惜的深厚情谊,同时在字里行间,隐含着诗人对自身行藏出处抉择的迷茫与困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天宝三年(744年),时年三十三岁的杜甫,居住在土娄陆浑山庄。这一年五月,杜甫的继祖母范阳太君在陈留的私宅中与世长辞,八月归葬于洛阳首阳山。彼时,李白因遭高力士恶意进谗,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夏初之际,李白游历至东都,与杜甫在洛阳欣然相逢,杜甫的这首赠诗,极有可能就创作于这一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在东都客居两年,对世间的机巧权诈心生厌恶,以自己的经历和心境为铺垫,与后半部分李白“脱身事幽讨”形成对比,衬托出李白能够摆脱世俗,去探寻幽隐之趣的洒脱。借景抒情:“青精饭”本是一种传说中能使人延年益寿、面色红润的食物,诗人在此借“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表达了自己对健康、美好状态的向往,也暗示了对纯净、自然生活的渴望,借“青精饭”这一事物抒发了自己在尘世中疲惫、困窘的心情。用典:“青精饭”和“瑶草”都属于用典,通过引用这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使诗歌表达更加含蓄、典雅,同时也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直抒胸臆:诗人开篇就直接表达“所历厌机巧”,毫不掩饰地抒发了对所经历的世俗中机巧之事的厌烦,直率地展现了自己的心境和态度。“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直接写出了自己作为“野人”面对膻腥食物的不适,以及只能以蔬食果腹还常常吃不饱的困境,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上的艰难和无奈。

2. 分段赏析

《赠李白》这首诗结构清晰,前八句,诗人以自叙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弃以及对山林隐居的深切向往。彼时,诗人于洛阳客居两年,期间所遭遇的,皆是奸佞巧诈之事。面对朱门富户的奢华饮食,他满心厌恶,宁愿选择常常食不果腹的粗茶淡饭,也决然不愿沾染那恶俗的腥膻之气。出于对世俗的极度厌倦,诗人脑海中浮现出具有养颜功效的青精饭。表面上谈青精饭,实则暗指自己萌生了求仙问道的念头。然而,苦于没有炼制金丹的药材,那些达官显贵为求长生,大肆派人采集山林中的草药,致使树林仿佛被清扫过一般,再难寻到药草踪迹。诗人本就厌倦都市的机巧,一心向往山林归隐,可如今因世人的贪婪,就连隐居求仙都难以实现,这无疑使他对世俗的憎恶愈发深沉。后四句之中才提及李白,借此表明自己愿与李白携手归隐的志向。李白本是翰林院中出类拔萃的俊才,却因醉后令高力士为其脱靴,遭受羞辱,最终被谗言诋毁,无法容身于朝堂,无奈之下自请归山,踏上寻仙之路。恰好诗人在游历梁宋时与李白偶然相遇,二人同样仕途失意,又都对世俗深感失望,于是诗人便期望与李白一同相约,前去寻觅仙草。整首诗中,满溢着诗人对李白的惺惺相惜之情,同时也隐隐透露出他对自身行止出处的抉择困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赠李白》云:“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公与岑参、高适诗,皆人情世法。与谪仙倡和,皆世外一种说话。

宋文学家、诗论家刘克庄《后村诗话》

# 此公赠白,与己同趣也……观此诗,则二公皆有超然尘表之思,视浊世如污池,等浮荣如腐鼠,襟趣如此,斯其为万代诗人之宗乎!

明诗人、文学家张綖《杜诗通》

# “亦有”、“方期”,语不虚下。

明文学家王嗣奭《杜臆》

# 唐人诗,多以四句为一解,故虽律诗,亦必作二解。若长篇,则或至作数十解。夫人未有解数不识而尚能为诗者也。如此篇第一解,曲尽东都丑态;第二解,姑作解释;第二解,决劝其行。分作三解,文字便有起有转,有承有结。十二句诗,凡十句自说,只二句说李侯者,不欲以东都丑语,唐突李侯也。李侯诗,每好用神仙字,先生亦即以神仙字成诗。

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杜诗解》

# 似摹李格而作。

清诗人、文学家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太白栖神世外,自相遇后,即有齐州受箓、王屋访隐之事,其地皆于梁、宋为近。所谓“梁宋游”者,必邂逅盟心之语。公述其语为赠,则李是主,身是宾也。今乃先云自“厌”“腥膻”,将托迹神仙,而后言不亦有“脱身幽讨”之左、自叙反详,叙李反略,则似翻宾作主,翻主作宾矣。不知其自叙处多用“青精”、“大药”等语,正为太白作引。落到“李侯”,只消一两言双绾。而上八句之烟云,都成后四句之烘托。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雅调亦与白体诗相近。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张云:“机巧”二字,说尽世情可厌(“所历”句下)。李云:雅调亦近太白。太白好学仙,故赠诗亦作出世语;却前八句俱说。

清诗人、文学家杨伦《杜诗镜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释宝月《行路难》

下一篇:唐·李商隐《燕台四首·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