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ài
yàn
guī
jiān
xiè
huì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张耒浏览量:1
luò
chuān
běi
àn
jǐn
píng
西
zhú
shù
xiāo
xiāo
miàn
cuì
wēi
fēng
yuè
yǒu
qíng
cháng
jiù
shān
chuān
xìn
měi
guī
wén
zhāng
sòng
lǎo
gān
yòng
niǎo
cóng
yóu
jiǔ
cháng
ān
juàn
yóu
nián
lái
shì
shū

译文

在洛川的北岸、锦屏山的西面,竹子和树木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面对着青翠的山色。清风明月依旧有情,和过去一样,山川虽然确实美丽,但还是不如回到故乡。以文章消磨晚年,甘愿淡泊无争,与鱼鸟为伴,早已抛却世俗机心。传话给在长安疲倦奔波的游子,近年来为什么书信如此稀少呢。

逐句剖析

"洛川北岸锦屏西":在洛川的北岸、锦屏山的西面,

"竹树萧萧面翠微":竹子和树木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面对着青翠的山色。

"风月有情常似旧":清风明月依旧有情,和过去一样,

"山川信美不如归":山川虽然确实美丽,但还是不如回到故乡。

"文章送老甘无用":以文章消磨晚年,甘愿淡泊无争,

"鱼鸟从游久息机":与鱼鸟为伴,早已抛却世俗机心。

"寄语长安倦游客":传话给在长安疲倦奔波的游子,

"年来何事素书稀":近年来为什么书信如此稀少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蔡彦规兼谢惠酥梨二首(其二)》是北宋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对友人蔡彦规的情感展开,首联描绘了诗人所处的洛川北岸锦屏西的环境,竹树在微风中萧萧作响,对面青山一片翠绿。颔联感慨此地风月依旧有情,山川虽美却不如归乡。颈联认为自己甘愿凭借文章度过余生,即便无用也无妨,长期与鱼鸟同游,早已平息了世俗机心。尾联给在长安的友人蔡彦规寄语,询问这些年来为何书信稀少。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向往,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问候。全诗语言平易,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洛川北岸锦屏西,竹树萧萧面翠微”,开篇点明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洛川北岸、锦屏之西,描绘出竹树在微风中萧萧作响,对面青山呈现出一片翠绿的画面。此联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颔联“风月有情常似旧,山川信美不如归”,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此地的风月像往常一样充满情意,但即便山川确实美丽,自己还是觉得不如归乡。“不如归”三字直接点明归乡的主题,借景抒情,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融入对眼前景色的感慨之中。颈联“文章送老甘无用,鱼鸟从游久息机”,诗人转向对自身境遇的感慨,直接表明自己甘愿以看似无用的文章度过余生,并且长期与鱼鸟一同游玩,已经平息了世俗的机心。此联直抒胸臆,展现出诗人淡泊的心境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无奈与接受。尾联“寄语长安倦游客,年来何事素书稀”,诗人将目光转向友人蔡彦规,以设问的方式,寄言给在长安的友人,询问这些年来为何书信如此稀少。通过这一设问,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又增添了与友人交流的亲近感,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耒《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耒《送婿陈景初还钱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