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隐屠钓":心怀仁德的隐士藏身市井,
"仁廉非偶然":他的仁厚与廉洁绝非偶然天成。
"倾筐出紫鳜":倾尽满筐鲜美的紫鳜鱼相赠,
"挥手谢青钱":挥手拒绝接受金银钱财。
"昔有离骚客":昔日写下《离骚》的屈原,
"名高楚国贤":德行崇高,是楚国的贤者。
"独醒遭尔笑":他因独自清醒遭人讥笑,
"吾幸醉终年":我却庆幸能长醉不问世事。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有道隐屠钓,仁廉非偶然。”点明了渔人的品德。诗人称渔人为“有道”之人,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普通的渔夫,更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人。他选择隐居在江边,以捕鱼为生,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进一步指出,渔人的仁义和廉洁并非偶然,而是他内在品德的自然流露。这种品德的高尚,使得他在面对利益时能够坚守原则,不为金钱所动。颔联:“倾筐出紫鳜,挥手谢青钱。”通过具体的行为描写,展现了渔人的仁义和廉洁。诗人描述渔人将捕获的紫鳜鱼倾筐而出,慷慨地赠予他人,而不接受任何金钱的回报。这里的“倾筐”和“挥手”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渔人的大方和不计较得失的性格。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仁义的价值,不贪图小利,展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颈联:“昔有离骚客,名高楚国贤。”引入了历史典故,将渔人与古代的贤者相提并论。诗人提到屈原,这位楚国的贤者,以其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闻名于世。通过引用屈原的典故,诗人不仅赞美了渔人的品德,也暗示了渔人与古代贤者一样,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不屈的精神。这种历史的对比,使得渔人的形象更加高大,也体现了诗人对仁义廉洁的推崇。尾联:“独醒遭尔笑,吾幸醉终年。”以一种自嘲的语气结束全诗。诗人提到屈原“独醒”的典故,暗示自己虽然清醒地认识到世间的不公,但选择以一种“醉”的方式来面对。这里的“醉”并非指真正的醉酒,而是指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诗人认为,能够像渔人这样坚守仁义和廉洁,是一种幸运。这种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渔人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
上一篇:宋·张耒《赠铁牌道者》
下一篇:宋·张耒《赠人三首次韵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