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荒园亦懒窥":十步之遥的荒园,我也懒得去瞧一眼,
"枕书小醉睡移时":枕着书卷小酌微醺,酣睡中时光悄然流转。
"健如黄犊时无几":曾经健壮如小黄牛的岁月,早已所剩无几,
"钝似寒蝇老自知":如今迟钝得像寒天的苍蝇,衰老的滋味我自了然。
"休惜飞驰春过眼":不必痛惜春光如飞般掠过眼前,
"但求强健酒盈卮":只愿身体硬朗,杯中常盛满酒盏。
"枇杷著子红榴绽":枇杷树上结满了果实,石榴花正绽放红颜,
# 著:一作着。
"正是清和未暑时":此时节气候清和,还未到酷暑炎天。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诗人开篇便直言,即便是距离自己仅十步之遥的荒园,也提不起兴致去窥探。“十步”强调距离之近,“荒园”点明园子的荒芜,而“懒窥”则直白地展现出诗人慵懒、闲散的状态。紧接着,诗人描述自己枕着书籍,小酌之后沉醉其中,酣睡了许久。“枕书”这一细节,刻画出诗人与书相伴的生活日常,体现其文人身份与雅趣;“小醉睡移时”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忘却时光的惬意。首联短短两句,就为全诗奠定了闲适、慵懒的基调,勾勒出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形象。颔联“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诗人在此处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将年少时的自己比作“健如黄犊”,“黄犊”代表着生机与活力,暗示曾经拥有的健壮体魄和蓬勃朝气。然而,岁月无情,如今的自己“钝似寒蝇”,“寒蝇”在寒冷环境中行动迟缓,以此比喻年老体衰、反应迟钝的状态。“时无几”与“老自知”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叹年少时的健壮时光转瞬即逝,而如今的衰老现状自己也再清楚不过。这两句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岁月变迁、年华不再的无奈与喟叹,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沧桑之感。颈联“休惜飞驰春过眼,但求强健酒盈卮”诗人笔锋一转,流露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休惜飞驰春过眼”,是说不必为春天如飞驰般匆匆而过而感到惋惜。春天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这里借春天的逝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一种释怀。“但求强健酒盈卮”则进一步表明诗人的心愿,只希望自己身体强健,酒杯常满。“酒盈卮”在古代诗词中常与闲适、自在的生活相关联,诗人通过这一句,展现出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满足,不再执着于逝去的时光,而是珍惜眼前,追求身体康健与生活中的点滴乐趣。这两句诗使得诗歌的情感基调从颔联的伤感、无奈,转向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旷达。尾联“枇杷著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此联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初夏景象。“枇杷著子”,枇杷树上结满了果实,意味着收获;“红榴绽”,石榴花绽放出鲜艳的红色,展现出热烈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初夏植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色彩明丽、充满生机的画面。“正是清和未暑时”则点明了时节,此时气候清爽和暖,还未到炎热的暑天,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宜人、舒适的氛围。尾联以景结情,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之情,融入到眼前美好的自然景象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使整首诗在闲适、旷达的氛围中收束,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张耒《和北寺》
下一篇:宋·张耒《题外甥杨克一诗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