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坞繁花丽":深深的山坞里繁花似锦,绚烂明丽,
"晴田细径分":晴朗的田野间,小径纵横交错,将田地清晰划分。
"孤舟春水路":一条小船悠悠行驶在春日的河道上,
"芳草夕阳村":嫩绿的芳草伴着夕阳余晖,映衬着宁静的村庄。
"暗雀投檐静":天色渐暗,麻雀悄无声息地飞回屋檐下栖息,安静了下来,
"昏鸦集树喧":而成群的乌鸦聚集在树上,叽叽喳喳喧闹不停。
"牛羊自归晚":傍晚时分,牛羊自行归来,
"灯火掩衡门":农家的灯火映照,轻轻地掩上了简陋的柴门。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深坞繁花丽,晴田细径分”:开篇便展现出一幅绚丽的乡村春景图。“深坞”点明地点在幽深的山坞,“繁花丽”描绘出繁花似锦、绚丽明艳的样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晴田细径分”写出晴朗的田野上,小径纵横交错,将田地划分开来,勾勒出乡村田野的布局,营造出开阔明朗的氛围。颔联“孤舟春水路,芳草夕阳村”:此联画面感十足。“孤舟春水路”,一只小船悠然行驶在春水之上,动态的“孤舟”与静谧的“春水”相衬,富有悠然闲适之感。“芳草夕阳村”描绘出嫩绿的芳草与夕阳余晖下的村庄,色彩柔和,充满诗意,展现出乡村宁静美好的傍晚景象,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静与温馨。颈联“暗雀投檐静,昏鸦集树喧”: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天色渐暗,麻雀悄然投宿到屋檐下,呈现出安静的状态;而一群乌鸦聚集在树上,发出嘈杂的叫声。“静”与“喧”形成鲜明对比,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两种鸟类在傍晚的不同状态,也增添了乡村傍晚生活的真实感与层次感。尾联“牛羊自归晚,灯火掩衡门”:描绘了乡村生活中常见的温馨场景。傍晚时分,牛羊不用主人驱赶,自行归来,体现出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灯火掩衡门”则写出农家亮起灯火,柴门半掩,既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又营造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上一篇:宋·张耒《梁冀》
下一篇:宋·张耒《和应之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