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ěi
fēng

朝代:宋作者:张耒浏览量:1
běi
fēng
juǎn
hán
qīn
dòng
xuě
lián
shān
niǎo
fēi
shì
wèn
zhū
mén
jiǔ
ròu
rén
huí
shǒu
niàn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寒气刺骨,冰雪覆盖群山,连飞鸟也无法飞行。想问那些富贵人家,家中剩余的酒肉还有多少,可又有几人会回头顾念那些没有御寒衣物的人呢。

逐句剖析

"北风卷地寒侵骨":北风席卷大地,寒气刺骨,

# 寒侵骨:寒气透入骨髓。

"冻雪连山鸟不飞":冰雪覆盖群山,连飞鸟也无法飞行。

"试问朱门余酒肉":想问那些富贵人家,家中剩余的酒肉还有多少,

# 余酒肉:吃剩的酒肉。,朱门:红漆的大门。指富贵人家。

"几人回首念无衣":可又有几人会回头顾念那些没有御寒衣物的人呢。

# 念无衣:悯念无冬衣御寒的人。无衣,指贫苦人民。,回首:回过头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北风》是北宋张耒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二句描绘出冬日里北风呼啸、寒气刺骨,积雪连绵、飞鸟绝迹的严寒景象,营造出萧瑟清冷的氛围;后两句由景及人,通过对富贵人家酒肉有余与贫寒者缺衣少食的对比,抒发了对贫寒者的同情以及对贫富差距下人情冷漠的感慨。此诗语言朴实直白,却极具感染力,将写景与抒情巧妙融合,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表达出对底层百姓的怜悯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社会现实的七言绝句,借北风呼啸、寒气刺骨、冻雪连山、飞鸟绝迹的严寒景象,以及朱门中酒肉有余与贫寒者缺衣少食的对比,写出了贫富差距的悬殊,抒发了对贫寒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写作手法

对比:“北风卷地寒侵骨,冻雪连山鸟不飞”描绘出寒风刺骨、大雪封山的酷寒景象,展现出底层百姓可能面临的艰难处境;“试问朱门余酒肉,几人回首念无衣”则写富贵人家有多余的酒肉,却鲜有人顾及缺衣少食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以自然的严寒衬托人情的冷暖,凸显出社会的贫富差距,让对底层疾苦的同情与对权贵冷漠的批判更加强烈。

3. 分段赏析

“北风卷地寒侵骨”,以“北风”这一景物开篇,“卷地”一词赋予北风强劲的动态感,仿佛能看到寒风席卷大地的气势;“寒侵骨”则直接点出寒冷的程度,将无形的寒意具象化,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严寒的凛冽。这里用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严酷的冬日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也为下文的内容做了铺垫。“冻雪连山鸟不飞”,紧承上句,继续描绘冬日的严寒。“冻雪”是具体的景物,“连山”写出了积雪范围的广阔,展现出天地间一片冰封的景象;“鸟不飞”以飞鸟因寒冷而停止飞翔的状态,从侧面烘托出天气的极度寒冷。此句与上句形成呼应,共同构建出一幅寒冷、寂静的冬日画面,进一步强化了严寒的氛围。“试问朱门余酒肉”,将视角从自然景象转向人事。“朱门”代指富贵人家,这一形象的出现,与前文的严寒景象形成对比;“余酒肉”则点出富贵人家生活的富足。“试问”一词带有询问的语气,既自然地引出对富贵人家的关注,又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埋下伏笔,让读者开始思考富贵与贫寒在这样的天气里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几人回首念无衣”,本句是对上一句询问的回应,也是情感的集中体现。“无衣”的人是与“朱门”相对的贫寒者形象,他们在严寒中缺乏御寒衣物,处境艰难。“几人回首念”以反问的形式,突出了富贵人家对贫寒者的漠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贫寒者的同情,以及对这种贫富差距下人情冷暖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耒《何处春深好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耒《冬后三日郊赦到同郡官拜敕回有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