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人散残更月":夜里人们散去,只剩下残更时的月亮,
"晓陌空存旧车辙":清晨的街道上,只白白留存着旧日的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城市里彩灯闪耀,已经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寒木人家犹腊雪":而那树木萧瑟、透着寒意的人家,还残留着腊月的积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勉强起身与友人相逢,酒意还未消退,
"残膏宿火尚荧荧":残留的灯油和隔夜的炉火还闪着微弱的光。
"归来更拂障泥锦":回来后再次擦拭那华美的障泥锦,
"重约黄昏信马行":重新约定在黄昏时骑着马随意而行。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这两句描绘上元旦深夜到清晨的景象,属时间与空间转换下的场景描写。前句点明时间是残更,即夜将尽时,聚会人已散去,只剩一弯残月高悬,营造出清冷、孤寂氛围。后句将视角转向清晨街道,“空存”“旧车辙”暗示昨夜的热闹已过,只留下车辙印证曾经的喧嚣,前后句通过往昔聚会的热闹与眼前的空寂形成鲜明对比,为全诗定下略带惆怅的基调,尽显诗人对繁华易逝的感慨。“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此句从空间角度,将城市与乡村的景象进行对比。“彩灯城市”描绘出城市里彩灯高挂,洋溢着新年春风般的热闹氛围,“春风”既指季节气候,也象征节日带来的生机。而“寒木人家犹腊雪”则勾勒出乡村寒木挺立,积雪未融的冬日景象。通过这组对比,不仅描绘出不同地域在上元旦时的景象差异,也暗示了世间生活的多样,画面感十足,展现出诗人观察的细致入微。“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该句聚焦于诗人与同游者晨起时的状态,是对人物和室内场景的刻画。“强起”体现出因昨夜饮酒过量,晨起时的艰难。“酒未醒”进一步印证饮酒之多。“残膏宿火尚荧荧”描绘室内场景,残留的灯油和隔夜的炉火仍闪烁微光,既呼应前文的夜饮,也烘托出慵懒、闲适的氛围,极具生活气息,将人物的状态与环境巧妙融合。“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尾联以动作和语言描写,表达诗人对再次出游的期待。“更拂障泥锦”,诗人归来后仔细擦拭马鞯,细节动作透露出对马匹的爱惜,也为再次出行做准备。“重约黄昏信马行”表明与同游者相约黄昏时分,骑马随意游玩,传达出诗人对轻松惬意游玩生活的向往,给全诗增添了积极愉悦的色彩,展现出对新一天美好生活的展望。
上一篇:宋·张耒《寄荣子雍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耒《崇化寺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