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阴还合":天空中阴云密布,
"迢迢日自长":白天的时间似乎变得越来越长。
"云容将雨露":云朵的姿态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露,
"山意自风霜":而山的气息则带着风霜的味道。
"栏甲青辞土":新绿的草色刚刚从土中探出头来,
"园枝笑倚墙":树枝也带着微笑依偎在墙边。
"薄寒能几许":尽管还有些微的寒冷,但那又能怎样呢?
"春雨满池塘":春天的雨水已经充满了池塘。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春寒二首(其二)》前两句“漠漠阴还合,迢迢日自长”以景写情,用“漠漠”形容阴云密布的天空,既表现了春寒料峭时天气的阴沉,也透露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迢迢日自长”,则通过描写白昼渐长的现象,暗示季节的变化与时光的流转,隐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感慨。“云容将雨露,山意自风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春寒气氛。“云容将雨露”生动地刻画出天空中云朵厚重,仿佛即将降下雨水或露水的画面,而“山意自风霜”则强调了山上依然被风霜覆盖,点明即便到了春天,寒冷仍未完全退去,给人一种冷峻之感。“栏甲青辞土,园枝笑倚墙”这一句转换视角,从广阔的天地转向庭院一角,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植物在春寒中顽强生长的情景。“栏甲青辞土”形象地描述了新生的草木破土而出,绿意盎然的生机,“园枝笑倚墙”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树枝以人的姿态,似乎在微笑面对早春的寒意,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乐观。“薄寒能几许,春雨满池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薄寒能几许”直接质疑春寒还能持续多久,蕴含着诗人对于温暖春天即将到来的渴望;“春雨满池塘”则预示着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春寒时节不同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以及对生命不息的赞美之情。
上一篇:宋·张耒《和李二秀才》
下一篇:宋·张耒《绝句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