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ǎi
zhōu
dào
zhōng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张耒浏览量:1
qiū
cāng
cāng
qiū
huáng
huáng
hāo
mǎn
tián
cāng
ěr
zhǎng
cǎo
chóng
míng
qiū
duō
shuǐ
mǎn
zhé
tóu
míng
chōng
cūn
jìng
xiá
yōu
yōu
xiǎo
dié
fēi
dòu
huā
táo
rén
cǎo
mǎn
jiā
léi
léi
qiū
màn
xuán
hán
guā

译文

秋天的田野一片苍茫,秋日的天空呈现出昏黄的色彩,黄色的蒿草长满了田野,苍耳也在肆意生长。草丛中的虫子咿咿呀呀地鸣叫着,声音时断时续,仿佛带着呜咽之感,整个秋天雨水很多,道路上都积满了雨水,车辙都被淹没了。渡口处传来舂米的声音,村间小路弯弯曲曲,悠闲自在的小蝴蝶在豆花丛中飞舞。那些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废弃的房屋里已经没有人居住,杂草长满了整个屋子,一串串秋天的藤蔓上悬挂着寒冷天气里成熟的瓜。

逐句剖析

"秋野苍苍秋日黄":秋天的田野一片苍茫,秋日的天空呈现出昏黄的色彩,

"黄蒿满田苍耳长":黄色的蒿草长满了田野,苍耳也在肆意生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草丛中的虫子咿咿呀呀地鸣叫着,声音时断时续,仿佛带着呜咽之感,

"一秋雨多水满辙":整个秋天雨水很多,道路上都积满了雨水,车辙都被淹没了。

"渡头鸣舂村径斜":渡口处传来舂米的声音,村间小路弯弯曲曲,

"悠悠小蝶飞豆花":悠闲自在的小蝴蝶在豆花丛中飞舞。

"逃屋无人草满家":那些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废弃的房屋里已经没有人居住,杂草长满了整个屋子,

# 逃屋:指逃亡者原来住的房屋。语本唐聂夷中《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累累秋蔓悬寒瓜":一串串秋天的藤蔓上悬挂着寒冷天气里成熟的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海州道中二首(其二)》是北宋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乡村生活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秋天田野的苍凉景象,黄蒿和苍耳的描写突出了秋天的萧瑟。第三、四句通过草虫的鸣叫和雨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湿润而萧瑟的氛围。第五、六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小蝶飞舞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生机。后两句表达了对乡村荒凉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战乱或天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这首诗通过对海州道中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张耒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深刻观察,意境深远,语言平实而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草虫咿咿鸣复咽”,诗人通过描写草丛中虫子时断时续、仿佛带着呜咽的鸣叫声,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寂静。“悠悠小蝶飞豆花”通过描写小蝴蝶在豆花丛中自在飞舞的动态画面,以动衬静,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清幽。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描绘了秋天田野的整体景象。“秋野苍苍”和“秋日黄”从宏观上勾勒出秋天田野的苍茫和天空的昏黄,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黄蒿满田”和“苍耳长”则具体描写了田野里的植物,黄色蒿草和肆意生长的苍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芜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第三、四句:“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草虫咿咿鸣复咽”,诗人通过描写草丛中虫子时断时续、仿佛带着呜咽的鸣叫声,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寂静。“一秋雨多水满辙”则描绘了秋天雨水充沛,道路上积水严重的景象,“水满辙”生动地表现出雨水的之多,也从侧面反映出秋季的阴郁天气对生活的影响。第五、六句:“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渡头鸣舂”写出了渡口处传来舂米的声音,这是一种生活气息的体现,给人以热闹之感;“村径斜”则描绘了村间小路弯弯曲曲的样子,展现出乡村的宁静。“悠悠小蝶飞豆花”将视角转向豆花丛中飞舞的小蝴蝶,“悠悠”一词生动地表现出小蝴蝶的自在悠闲,与前面的热闹和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和美感。后两句:“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描绘了乡村破败的景象。“逃屋无人草满家”写出了因战乱或其他原因,一些房屋被废弃,无人居住,杂草长满了整个屋子,表现出乡村的荒凉和衰败。“累累秋蔓悬寒瓜”则描绘了秋天藤蔓上悬挂着寒瓜的景象,“累累”一词写出了瓜的数量之多,与前面的荒芜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寂寥和无奈,引发读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3. 作品点评

《海州道中二首(其二)》这首诗是舟行纪实之作,记录了舟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并非刻意聚焦于“生民病”,而是全面展现了农村的诗意之美与萧条荒废。诗中描绘的环境较为静寂,色彩偏冷,加之语言朴实,整体给人以萧条荒凉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耒《仲夏》

下一篇:宋·张耒《昨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