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梅花不忍摘":我喜爱梅花,不忍心去采摘它,
"清香却解逐人来":清幽的香气却好像懂得追逐着人而来。
"风露肌肤随处好":在风露中如同肌肤般的花瓣随处都美好,
"不知人世有尘埃":不知道人世间还有尘世的污浊。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我爱梅花不忍摘”开篇点明主题,直接抒发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不忍摘”三个字,将诗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下文对梅花的赞美奠定了情感基础。“清香却解逐人来”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却解”一词,将梅花写得仿佛具有灵性,知道人们喜爱它的香气,所以主动追逐着人而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香气浓郁、引人喜爱的特点,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风露肌肤随处好”描绘出梅花在风露中的美好姿态。“风露肌肤”将梅花比作人的肌肤,在风露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清新脱俗。“随处好”则强调了梅花的美丽无处不在,无论在何处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不知人世有尘埃”这一句是全诗的升华,借梅花来表达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梅花生长在自然之中,不沾染尘世的污浊,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梅花一样,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