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还似去年黄":眼前的菊花依旧如去年那般金黄灿烂,
"一寸愁心万事伤":可我的心却像被揉碎了一寸寸,每一丝愁绪都牵扯出万千伤感。
"独立高楼对残日":独自登上高楼久久伫立,凝望天边那轮将沉的残阳,
"秋风吹得泪千行":萧瑟秋风扑面而来,吹落了我满脸纵横的泪水。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悼亡抒情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独立高楼、面对残阳菊花、泪落千行的孤寂场景,以“菊花还似去年黄”的物是人非之比勾连今昔,通过“一寸愁心万事伤”的直抒胸臆传递哀思,更以“秋风吹得泪千行”的动态意象强化悲情;体现了诗人触景生情的哀痛与孤独无依的精神处境,表达了深切的悼亡之痛与难以排遣的哀伤愁绪。
2. 写作手法
对比:“菊花还似去年黄”此句将眼前菊花之黄与去年菊花之黄进行对照,通过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凸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沧桑感。
3. 分段赏析
“菊花还似去年黄”,以“菊花”起兴,通过“还似去年”的对比,暗含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怅惘。菊花作为秋季象征,既点明时令,又以其“依旧金黄”的顽强生命力,反衬诗人内心的枯萎与哀伤。此句以物之恒常衬人之变故,奠定全诗悲凉基调。“一寸愁心万事伤”,“一寸愁心”凸显其沉重;“万事伤”则由点及面,展现愁思的扩散——由具体的悼亡之痛蔓延至对过往生活的全部追忆。此句以夸张手法传递出诗人被哀伤彻底吞噬的状态。“独立高楼对残日”,“独立”二字刻画诗人茕茕孑立的孤独姿态,“高楼”则赋予地理位置的疏离感,暗示其精神世界的坍塌。“残日”既是实景描写(黄昏落日),亦隐喻生命暮年与希望凋零的双重象征。此句通过人物动作与环境烘托,将孤独感推向苍茫天地之间。“秋风吹得泪千行”,“秋风”呼应前文“残日”,构成萧瑟凄冷的意境;“吹得”二字以被动句式强化哀伤,秋风如刀,不仅割裂诗人的躯体,更撕碎其最后的情感防线。“泪千行”以夸张笔法写泪水滂沱,实则是将内心无法言说的悲痛转化为具体行为,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宋·张耒《悼亡九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耒《感春十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