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xià

朝代:宋作者:张耒浏览量:1
nán
fēng
chuī
sǔn
chéng
xiū
zhú
yuán
lín
fān
xīn
yīn
绿
chóu
duō
bìng
shǎo
huān
gǎn
shí
niàn
yuǎn
shāng
yōu
yáo
shān
lín
wài
zhī
chù
juàn
lóu
tóu
kōng
bēi
jiā
sān
dié
jiāng
chéng
juān
juān
xīn
yuè
宿

译文

南风轻吹,竹笋长成修长的竹子,园林呈现出一片新的绿荫。满心忧愁又疾病缠身,很少有欢乐愉悦,感慨时节变化,思念远方之人,为自己的孤独而悲伤。那遥远山林之外不知是什么地方,漂泊疲倦的我在楼头徒然极目远望。悲笳吹奏三遍,回荡在江城之中,一弯新月美好,啼叫的乌鸦已归巢栖息。

逐句剖析

"南风吹笋成修竹":南风轻吹,竹笋长成修长的竹子,

"园林一番新阴绿":园林呈现出一片新的绿荫。

"足愁多病少欢娱":满心忧愁又疾病缠身,很少有欢乐愉悦,

"感时念远伤幽独":感慨时节变化,思念远方之人,为自己的孤独而悲伤。

"遥山林外知何处":那遥远山林之外不知是什么地方,

"倦客楼头空极目":漂泊疲倦的我在楼头徒然极目远望。

"悲笳三叠闭江城":悲笳吹奏三遍,回荡在江城之中,

"娟娟新月啼乌宿":一弯新月美好,啼叫的乌鸦已归巢栖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夏》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感怀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南风吹拂,笋长成修长竹子,园林呈现新绿的景象。诗人却因自身愁病交加,面对此景,感怀时光流逝,思念远方,顿生幽独之感。通过眺望山林,极目远方,又闻悲笳声,见新月啼乌,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描绘初夏景色,南风吹过,笋已长成修长竹子,园林呈现出一片新的绿荫,展现出初夏的生机与活力,为下文诗人的愁绪做反衬。“足愁多病少欢娱,感时念远伤幽独。”诗人直抒胸臆,点明自己因忧愁多病而很少有欢娱,面对季节变化,思念远方之人,为自己的孤独而感伤,直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遥山林外知何处,倦客楼头空极目。”诗人在楼头眺望,只见遥山却不知山林外的远方在哪里,“倦客”表明诗人漂泊之感,“空极目”突出其迷茫与无奈,进一步强化了愁绪。“悲笳三叠闭江城,娟娟新月啼乌宿。”傍晚悲笳声回荡在江城,营造出凄凉氛围,新月初升,啼乌归巢,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愁苦孤寂之情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耒《悼亡九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耒《二月十五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