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取韶光二月时":在二月这美好的时光里,桃花独占春光,
"妒红深浅谩成蹊":那深浅不一、惹人妒羡的红色,不知不觉间让树下踏出了小径。
# 浅:一作溅。
"暗销春恨含烟薄":在轻薄的烟雾中,桃花暗暗消解着春天的愁恨,
"靓落晨妆受雨低":好似晨起梳妆的美人,在雨中低垂,美丽的花瓣飘落。
"忆树自伤前度种":回忆起从前亲手种下这桃树,如今暗自感伤,
"见花谁想去年题":看到这桃花,谁还能想起去年题诗的情景。
"武陵源上风光异":武陵源的风光奇异独特,
"引得渔翁过此溪":引得渔翁前来,渡过这条小溪。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1. 分段赏析
首联“占取韶光二月时,妒红深浅漫成蹊”点明桃花盛开在二月春光中,“占取”赋予桃花一种主动占据美好时光的姿态。“妒红深浅”描绘出桃花颜色深浅不一,令人羡慕,“漫成蹊”化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暗示桃花的艳丽吸引人们前来。此联生动展现桃花盛开的绚烂与吸引力。颔联“暗销春恨含烟薄,靓落晨妆受雨低”,“暗销春恨”将诗人的春愁融入对桃花的描写中,“含烟薄”描绘出桃花在薄雾中朦胧的姿态,增添了几分凄美。“靓落晨妆受雨低”,把桃花比作晨起梳妆的美人,在雨中低垂,形象地写出桃花被雨打落的娇弱之态,借景抒情,将春恨与桃花的境遇相融合。颈联“忆树自伤前度种,见花谁想去年题”,诗人回忆起曾经亲手种下桃树,如今面对桃花,却产生物是人非的伤感。“见花谁想去年题”,看到桃花,想起去年题诗的情景,时光流逝,人事已非,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伤感情绪。尾联“武陵源上风光异,引得渔翁过此溪”运用武陵源的典故,营造出一种神秘悠远的氛围。暗示此处桃花如武陵源的美景一般独特,吸引着渔翁(代指诗人自己或世人)前来探寻,在对美景的向往中,也隐含着对世外桃源般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上一篇:宋·董嗣杲《环碧园》
下一篇:宋·董嗣杲《蔷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