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瓣坚须灿野光":纤弱的花瓣配着坚韧的花须,在野外绽放出明亮光彩,
"成丛灼灼斗丹妆":一丛丛鲜艳的花朵,像在比试红妆般绚烂。
"风葩净蕴商天艳":风中的花朵洁净,藏着秋日的艳丽,
"霞朵轻摇月夜凉":如霞的花瓣在月夜轻轻摇曳,带着丝丝凉意。
"沉透柔柯难受雨":通透柔弱的花茎难以承受雨水,
"冷零嫩叶不禁霜":清冷的嫩叶经不住寒霜侵袭。
"通明可使书窗透":它的光亮足以透过书窗照进屋内,
"肯拾秋萤聚作囊":哪里还用得着像古人那样,拾起秋萤聚成囊来照明呢。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1. 分段赏析
首联“弱瓣坚须灿野光,成丛灼灼斗丹妆。”诗人以直白的语言,将金灯花纤弱花瓣、坚韧花须的形态,以及花丛明艳似在斗艳的繁盛景象勾勒出来,瞬间抓住金灯花外形的独特之处,流露出对其艳丽形态的由衷赞赏。颔联“风葩净蕴商天艳,霞朵轻摇月夜凉。”描绘花在风、月中的姿态:风中花朵洁净,蕴含着秋日(商天)的艳丽;如霞的花朵在月夜轻轻摇曳,带着丝丝凉意。营造出灵动又清凉的氛围,细腻展现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美感。颈联“沉透柔柯难受雨,冷零嫩叶不禁霜。”转写花的脆弱:通透柔弱的花茎难以承受雨水,清冷的嫩叶经不住寒霜。“难受雨”“不禁霜”直白点出其易受摧残的特性,诗人对其易受自然环境伤害的怜惜之情溢于言表。尾联“通明可使书窗透,肯拾秋萤聚作囊。”由花的明亮产生联想:金灯花的通明光彩,或许能透过书窗照亮房间;让人想拾起秋萤聚成囊(如囊萤夜读),却不及此花明亮。以联想凸显花的光明特质,平实中添趣味,暗含对其价值的认可。
上一篇:宋·董嗣杲《夜坐东林寺》
下一篇:宋·董嗣杲《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