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芳掩映宋窗曛":晴日里花朵掩映在窗前,
"丑瓣攒鳞斗野云":花瓣丑陋却似鱼鳞般与野云争斗。
"艳挺双头谁立异":艳丽地挺立着双头,是谁标新立异,
"名侪五德自为群":名声与五德并列,自然成群。
"丹裳浥露承秋重":红衣裳沾着露水承受秋天的重量,
"赤帻临风唱晓分":红色的头巾迎着风在拂晓时分啼鸣。
"函谷关前如有此":如果在函谷关前有这样的鸡冠花,
"不鸣惟恐误田文":恐怕不敢啼鸣以免耽误了田文。
# 不鸣惟恐误田文:此指战国时齐孟尝君田文好养士,门下食客数千人。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的故事。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1. 分段赏析
“晴芳掩映宋窗曛,丑瓣攒鳞斗野云。”此句开篇描绘了晴日里鸡冠花掩映在窗前的景象,“晴芳掩映”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丑瓣攒鳞斗野云”,将鸡冠花的花瓣比作鱼鳞,与野云争斗,赋予鸡冠花坚韧、独特的个性,展现出鸡冠花的独特外形与姿态。“艳挺双头谁立异,名侪五德自为群。”此句写鸡冠花艳丽地挺立着双头,“艳挺双头”描绘出鸡冠花的艳丽与独特。“谁立异”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鸡冠花的与众不同。“名侪五德自为群”,将鸡冠花与五德并列,赋予其品德象征,体现出诗人对鸡冠花品德的赞美。“丹裳浥露承秋重,赤帻临风唱晓分。”此句描绘了鸡冠花红衣裳沾着露水承受秋天的重量,“丹裳浥露”展现出鸡冠花的艳丽与生机。“赤帻临风唱晓分”,将鸡冠花比作红色的头巾,迎着风在拂晓时分啼鸣,进一步展现了鸡冠花的生机与活力。“函谷关前如有此,不鸣惟恐误田文。”此句借用函谷关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鸡冠花的象征意义。“函谷关前如有此,不鸣惟恐误田文”,如果在函谷关前有这样的鸡冠花,恐怕不敢啼鸣以免耽误了田文(孟尝君),寄托了诗人对鸡冠花的期许,希望其能像田文一样有所作为。全诗通过对鸡冠花外形、色泽、习性的描绘,展现了鸡冠花的独特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鸡冠花品德的赞美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