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树开花簌簌黄":这棵树开花簌簌地呈现出黄色,
"秋蝉鸣破雨余凉":秋蝉的鸣叫打破了雨后残留的凉意。
"发回七帙仙人黑":头发回到七帙时仙人已变黑,
"心落三年举子忙":心思落在三年间举子们都很忙碌。
"肯信植庭能根叶":怎肯相信种植在庭院中能够长出根和叶,
"谁知列树自成行":谁知道排列的树木自然成了行。
"云屯暗掩宫阴老":云朵聚集暗暗遮掩着宫殿使得宫荫显得陈旧,
"蜜糁龙池凤沼香":蜂蜜撒在龙池凤沼使其散发香气。
# 蜜糁龙池凤沼香:旧注:同上书页一一二九。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1. 分段赏析
首联:“此树开花簌簌黄,秋蝉鸣破雨余凉。”这句诗中“簌簌黄”生动地描绘出槐花开放时纷纷扬扬呈现出黄色的状态,“簌簌”二字将槐花飘落或盛开时的动态感表现出来。“秋蝉鸣破雨馀凉”,一个“破”字很有力量,秋蝉的鸣叫打破了雨后那种清冷的寂静氛围,将听觉与触觉(凉)相结合,从不同感官角度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而且秋蝉这一意象也增添了一种时光流逝、生命短暂之感。颔联:“发回七帙仙人黑,心落三年举子忙。”这两句较为隐晦。“七帙仙人黑”可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或者某种特殊的情境下仙人也有了变化(此处结合诗意可能存在特殊典故或理解偏差),“心落三年举子忙”,将思绪转到三年间举子的忙碌,体现出一种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或许是将槐花与举子的命运相联系,槐花的生长变化如同举子在时光中的忙碌与奔波。颈联:“肯信植庭能根叶,谁知列树自成行。”这两句有一种对槐树生长状态的思考。“肯信”和“谁知”两个词加强了语气,表达出一种对槐树种植后能生根叶、自然成行的意外之感,从侧面反映出槐树的生命力或者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规律,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事物生长规律的思考。尾联:“云屯暗掩宫阴老,蜜糁龙池凤沼香。”这两句诗中“云屯暗掩宫阴老”描绘出云朵聚集遮掩宫殿,使得宫殿的阴影显得陈旧,营造出一种幽深、古老的氛围。“蜜糁龙池凤沼香”,“蜜糁”形象地写出蜂蜜洒落在龙池凤沼(池塘)的样子,“香”字则从嗅觉角度写出这种场景带来的香气,与前一句的视觉描写相结合,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暗示出槐花与这些场景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可能是槐花的蜜或者槐花的存在对这些地方产生了影响。
上一篇:宋·董嗣杲《银树道上》
下一篇:宋·董嗣杲《湖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