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近侍盛江都":芍药花作为花中的重要花卉在江都一带盛放,
"艳朵低攒意态殊":艳丽的花朵低低簇拥在一起,姿态十分特别。
"白傅词工谁续得":白居易的诗词写得精妙,谁能续写呢,
# 傅:一作传。
"刘郎谱在可修无":刘禹锡的谱牒还在,还能修订吗。
"翻阶媚雨娇红软":芍药花翻越台阶在雨中显得娇艳红润柔软,
"压砌迎风醉粉腴":压着台阶迎着风沉醉在粉嫩丰腴之中。
"二十四桥春事老":二十四桥的春色已经老去,
"而今难觅玉盘盂":如今难以寻觅到像玉盘盂那样美好的芍药花了。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1. 分段赏析
首联“花中近侍盛江都,艳朵低攒意态殊”,开篇点题,将芍药花比作“花中近侍”,突出了其在花卉中的重要地位。“盛江都”说明芍药花在江都一带盛放,“艳朵低攒意态殊”则描绘了芍药花艳丽簇拥、姿态特别的美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赞美基调。颔联“白傅词工谁续得,刘郎谱在可修无”运用典故,“白傅”指白居易,白居易非常喜爱芍药花,曾写过许多赞美芍药的诗词,其诗词风格平易通俗、情感真挚。他在诗中对芍药的形态、色泽、神韵等方面都有生动的描绘。“刘郎”指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过与芍药相关的诗词,并且留下了关于芍药的一些记录或“谱牒”,诗人借用两位文人对芍药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芍药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前人诗词难以续写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颈联“翻阶媚雨娇红软,压砌迎风醉粉腴”,细致描绘了芍药花在雨中和风中的美丽姿态,“翻阶媚雨”和“压砌迎风”生动地表现了芍药花在风雨中的娇艳和柔美,“娇红软”和“醉粉腴”则细腻地刻画了芍药花的色彩和质感,展现了芍药花的美丽。尾联“二十四桥春事老,而今难觅玉盘盂”,由景生情,通过“二十四桥春事老”表达了时光流逝、春色已老的感慨,“而今难觅玉盘盂”则表达了如今难以寻觅到像玉盘盂那样美好的芍药花的惋惜之情,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上一篇:宋·董嗣杲《客久》
下一篇:宋·董嗣杲《漫兴二首其一》